元故事 | 戏台春秋
晶报记者 张羽淳 统筹 李岷 制图 张咏喻
2022-08-18 13:46

8月盛夏热得人透不过气,从地铁老街站F口走上来,这里曾是深圳记忆的起点,散发着独一无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很多人都会清晰记得,每次走上来都能看到路边有家很大的服装店,喜欢播放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来吸引顾客驻足。现在,受疫情影响,当初热闹喧嚣的感觉不见了。抬头看着新园路上这座大楼,“深圳戏院”映入眼帘。它依然屹立在那里,在周边楼宇的衬托下,它的形象依旧稳重苍健。

走进戏院的办公区,经过一间间办公室,大家都在埋头忙碌,不久前,由戏院制作的深圳原创当代舞剧《深AI你》刚刚试演成功,这部剧不仅是本土原创力量的呈现,也试图用舞蹈诠释深圳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为此,戏院这段时间从上到下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精力。终于等到试演结束,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忙里偷闲的午后,我约到了在戏院工作了24年的副总经理胡天池,想听他讲讲戏院六十载的文化坚守。60年来,深圳戏院承载着几代深圳人的文化印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刚坐下,胡天池就从办公室的书架上拿出一本厚厚的文件夹,打开第一页,是一张1960年的深圳戏院老照片,大门前六柱回廊及房顶的五星红旗气派壮观,岁月封尘的记忆逐渐被打开……

深圳戏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3月5日,正式建成开业,与新安酒家、华侨大厦并称为“边城三大建筑”;并与广州友谊剧院齐名,成为广东省剧院双雄。开业当天,广东粤剧院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红线女夫妇莅临深圳戏院演出古装粤剧《搜书院》,从而拉开了深圳文艺大舞台的帷幕。

胡天池利用空闲时间,去宝安区档案馆和深圳市档案馆搜集关于老戏院的有关资料。他如数家珍地把老戏院的记忆刻在脑海里:当时的深圳戏院建筑面积2230平方米,高3层,设有两个观众休息室、演员休息室,1301个座位。台下四周墙壁挂有扁圆形扬声器,是当时县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影剧院。这些数字,他可以脱口而出,仿佛自己也参与了当年的建设。“深圳戏院也是当时全国第一家有空调的戏院!”胡天池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无骄傲。

而当年真正参与过戏院建设的,是已经退休了11年的戏院老员工罗洁冰的父亲,她的母亲则在戏院干了大半辈子的售票员。大家习惯叫罗洁冰“冰姐”,经由胡天池介绍,我们见面的地方就选在了罗湖老街的麦当劳,那也是深圳的第一家麦当劳。坐在二楼,可以俯视外面,街上人群来来往往,很是热闹。冰姐比划着楼下的两条街说:“以前深圳就两条街,就是下面这两条,过了这里就都是田地了,你知道吗?那会儿没有一个人不认识我妈妈!”

戏院建起的那年,冰姐刚出生。从有记忆开始,她的童年便是在戏院度过的。上世纪60年代的深圳不像现在有这么多丰富的娱乐生活,看戏、看电影是那会的深圳人既奢侈又难得的精神食粮。为了能买到一张电影票,乌压压的人群能把戏院围成一个圈,简直比过年还热闹。所以冰姐的妈妈那会儿成了深圳的红人,“深圳八成的人都认识我妈妈,小时候我一出门,别人都知道我是谁的女儿。”

儿时的冰姐没事的时候就去戏院看电影,上映的每一部电影她都看过,至今都记得当年有一部越南电影,连续看了8遍。

到戏院除了看电影,自然还要看戏。这里除了放映普通电影和宽银幕电影,也可以出演戏剧。因为深港渊源,深圳戏院也成为港人欣赏内地名家演出的佳地。马思聪、马师曾、红线女等艺术家都在此有过演出,很多华侨和香港同胞都来这里一饱眼福。由于毗邻香港,深圳戏院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场域。据记载,在博雅画廊曾经有个站点,由专车接送往来罗湖桥的华人华侨,人们就为来深圳戏院看场戏。那时候,每个周末的戏院都座无虚席。

冰姐记得,有一次中央歌舞团来戏院演出,四场演出其中三场都卖给了外宾和香港同胞,只有一场留给了深圳观众,买票的队伍长得吓人,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真的是一票难求!

深圳戏院的兴建,汇聚了香港同胞的热情,繁荣了深圳的文艺舞台,更是丰富了深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深圳戏院(何友煌)

▲深圳戏院悬挂横幅祝贺北京举办亚运会。

在深圳戏院工作了24年的副总经理胡天池希望在退休前尽可能地搜集戏院的资料,把它们留给后人,作为一种传承。

改革开放以后,深圳戏院更是好戏连台,随着各地文艺团体的迅速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省市的文艺团体及不少外国文艺团队和知名艺术家都来深演出。深圳戏院依然扮演着深圳重要文化娱乐场所的角色,许多政要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身影。受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与激励,新时期中国电影也迎来全面复兴与发展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很多超越时代的经典作品。

彼时的冰姐也长成了曼妙的少女,出于从小受母亲工作的影响,长大后的冰姐也成为了戏院一员。刚进戏院工作,冰姐是一名服务员,负责打扫卫生、带客人入座。跟小时候在戏院玩耍时的心情不同,以职工的身份全天候地在戏院工作时,她才真正见识到戏院到底有多火爆。冰姐刚工作没多久就遇上武打电影《木棉袈裟》上映,戏院一天连演8场,从早上10点30分开始放映到晚上11点,8场中有6场是满座,还要加座,影厅的过道都坐满了观众,要知道戏院的座位一共有1301个,场场爆满,何等盛况可想而知。

三年后,冰姐转岗做起了售票员。为了能提高售票速度,她把影厅的座位号记在一张纸条上贴在窗户上,方便随时看到。那时候一场电影票价贵的是1元钱,普通电影7毛5分钱一张,冰姐自己忙不过来,还要有一个窗口专门负责找零钱。卖票的桌子很高、窗户又很深,她每次抓起零钱和票站起来赶紧丢给观众,容不得半点拖沓。按一天卖8场来计算,一天差不多要站起来5000次,以这个速度,白天就把晚场的电影票都卖光了。没几天,腿疼得抬不起来。

在那个一票难求的年代,冰姐回忆,当时有很多人一买就是20张票,然后再高价转手卖出,那就是最早的“黄牛”。

当年看电影的人中,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但看戏剧演出的多数是中老年观众。所有剧种里,最受欢迎的就是粤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粤剧在深圳来得更热烈些。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后,开放的政策为粤剧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罗家英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去戏院看戏是香港老一辈的记忆,家中的长辈都是粤剧迷。香港人对岭南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十分钟爱传统粤剧,几乎人人都能哼几句。

罗家英说的这些,在冰姐那里得到了证实,当时但凡有粤剧名角冯刚毅的演出就很火,香港中旅社组织香港人来捧他场。一些旧报道中,还有老戏院人这样回忆:那时候香港各界商会的戏迷们送了好多礼物给戏院,据说还有不少的珍贵瓷器,就连办公室的桌子、凳子、文具都是送的,足见戏院当时的盛况。

▲粤剧《搜书院》

▲粤剧《八和会馆》

▲京剧《锁麟囊》

▲昆剧《白罗衫》

1997年9月7日,深圳戏院迎来了“蜕变”时刻,繁华的老东门步行街口,彩旗飘飘、鼓号欢腾,戏院揭去了“盖头”迎来了重新开业的大喜日子。辽宁省歌剧院的大型歌剧《苍原》、湖北省京剧团优秀传统剧目《徐九经升官记》以及歌星胡文阁专场音乐会都参加了深圳戏院的开业典礼。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特区文化艺术舞台上的一件盛事,也为鹏城观众开拓了又一文化艺术阵地。

据报道记载,新建成的深圳戏院集文化与商业为一体,是一座多功能的新型大厦,不仅功能齐全,而且设施一流。可容纳700多个观众席位的影剧院,配备一流音响的多功能厅,可以放映电影,举行音乐会,上演话剧、歌舞剧,以电影放映、舞台演出为主。

1998年,还在深圳市图章工艺公司工作的胡天池途经戏院的时候停下了脚步,他发现记忆中的深圳戏院怎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流线型的粉红色建筑,定睛一看才知道原来是重建了。10年前刚来深圳的时候,胡天池经常和太太在戏院看电影,一个月工资80元钱,看场电影2元钱,有时候买不到票要从“黄牛”那里花3元钱看场电影,很贵但是很值得。那时胡天池就向往有一天可以来戏院上班。当他看到眼前的戏院变得如此现代宏伟,终于按捺不住多年的心愿,走进戏院办公大楼,毛遂自荐成了经营部的一名物业管理人员。

多年心愿达成现实,胡天池几乎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戏院,刚来一个多月便赶上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当时来戏院观影的观众人数很多,胡天池形容:“戏院的售票处在门口搭建了一个铁皮房,围着大厦转一圈都是人啊,连东莞、惠州的人都跑来看,当时票价一张已经要到60块,那都买不到票。”胡天池负责卖电影衍生品,一天下来给公司净赚几千块,很多人抢着买,每天晚上回到家都12点了,这样忙碌的情况持续了4个月。胡天池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很兴奋,他说那是真的充实与快乐。

1998年的深圳戏院已不再像从前一样独领风骚,当时深圳有大的剧院、影院十多个,竞争非常激烈,戏院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十分明确的定位,那就是以普及弘扬民族戏曲艺术,扶持挖掘民族音乐、民族戏曲为己任,每个月都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剧种来戏院的舞台上展示其特有的风采。

“最受欢迎的还是粤剧,都是老年人来看,最远的有从大鹏、坪山来的,提前一天坐公交车过来,第二天看完再赶回去,很执着”,胡天池每天早上维持秩序的时候,这些观众一边排队领票一边和他讲述自己的追戏经历。“现在不同了,现在连年轻人也爱看粤剧了”。

▲深圳戏院每年为近6万市民提供惠民演出、公益演出、公益电影的机会,已成为深圳文化传播的窗口。

▲戏曲进校园。

2000年后的深圳戏院经过不同时期经营制度的革新,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东门老街上多家电影院拔地而起,戏院的观影人群不可避免地被分流。一句话,旧不如新。而大型演出市场也因为深圳大剧院、保利剧院、深圳音乐厅的加入形成竞争,大家听交响乐习惯去深圳音乐厅,看话剧习惯去大剧院、保利剧院,深圳戏院曾经的优势随着城市发展渐渐消逝。

但深圳戏院另辟蹊径,多年来戏院组织策划了“深圳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我们的节日——深戏民乐演出季”“少儿演出季”“粤剧在周末”“深圳市中老年歌手大赛”“深圳市戏曲名家名剧进校园”“戏曲早茶”赏析讲座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并策划了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评剧、川剧等戏曲演出及推广活动,年均策划演出近200场,推出了“戏播”线上直播平台,演出活动线上累计观众达1800万人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19年初,深圳戏院民族乐团成立,是目前深圳市内规模较大、艺术较完备的综合性民族音乐表演团体。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宗旨,已推出多场节日专场民乐音乐会,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中国传统音乐,为市民勾勒出了一幅又一幅中国风十足的美丽画卷。

深圳戏院每年为近6万市民提供惠民演出、公益演出、公益电影的机会,已成为深圳文化传播的窗口,让深圳人一提起看戏,首先想到的就是深圳戏院。

一个甲子的岁月流逝,让不同的人对戏院有着不一样的爱。胡天池合上沉甸甸的资料夹,他想在退休前尽可能地搜集关于戏院的资料,把它们留给后人,作为一种传承。胡天池抚触着照片上的戏院,喃喃道:“我真不希望再对戏院做什么改造,把以前的记忆都抹掉了,我们更应该把戏院老字号金色招牌擦亮,哪怕它再老,这也是深圳的文化记忆。”

关于冰姐,我问:“现在还常来戏院吗?”她笑了笑,原来退休后,她一直在家照顾90多岁年迈的父亲,已经鲜少有机会能好好出来看场演出了。但话锋一转,她又略带庆幸地表示,家就住在戏院附近,这么多年都没有搬过,也不想搬了,平时出来买菜还能经过戏院,哪怕只是在大楼外面看一眼,就感觉以前的快乐都回来了。

62年的坚守,深圳戏院见证了太多深圳文化发展与变迁。一个甲子的时光,流淌过去,戏院里,演出仍在继续,戏院外,人生也没有停下脚步。戏里戏外,交织成一段岁月,刻着经典与永恒。

编辑 刘珂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关越

(作者:晶报记者 张羽淳 统筹 李岷 制图 张咏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