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展”梳理中国百年雕塑发展脉络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7-09-11 16:53

韩美林《马》

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雕塑展——“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共展出316位雕塑艺术家的590件(套)代表性作品。除了呈现中国雕塑艺术之美,还力图以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回望百年雕塑艺术,梳理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脉络。除了有一众经典的“重量级”的作品与观众见面之外,本次展览也以雕塑艺术作为主线索,为民族塑魂、为人民塑像。

七大篇章共谱华彩乐章

据悉,此次展览的590件(套)作品是从中国美术馆馆藏的千余件雕塑作品中选出270余件,并从其它兄弟馆借来以及征集了部分作品组成。本次展览共分为砥砺铭史、塑魂立人、时代丰碑、匠心着意、多元交响、文心写意、溯源追梦七大篇章。

其中,“砥砺铭史”主要展现国家重大题材的主题雕塑,它们中有体现反帝反封建、救亡图存的《孙中山总理铜像》《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创作的代表作《农奴愤》《收租院》。前者是美术馆特意从西藏自治区征集而来的,包括难得一见的30余件残存头像。近年来在国家公祭活动中围绕南京大屠杀主题创作的系列组雕也有呈现。

“塑魂立人”则聚焦肖像人物雕塑,回顾中国文化传统对雕塑艺术的影响。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龙山、良渚、三星堆等遗址出土的人像雕塑,表明中国雕塑艺术很早就与文明史相伴相生。不过,人物雕塑的大量出现,还是由“五四”运动之后从西方留学归国的雕塑家们带来的创作。其中佼佼者当属滑田友创作的《出浴身段》。

“溯源追梦”展示的是从1915年到2017年出版的与雕塑相关的部分杂志、书籍、画册,汇集了《良友》《北洋画报》《上海画报》等刊物,部分因损毁严重无法呈现的雕塑实物,以图像的形式为参观者弥补了缺憾。

此外,本次大展还特意为民间雕塑艺人辟出展示专区“匠心着意”,呈现民间智慧的创造力。它们中的江苏无锡惠山泥塑,声名鹊起于明清之际,其以“手捏戏文”一类作品最为精妙,多取材于京、昆戏曲中的故事情节;“泥人张”彩塑是我国著名的家族雕塑流派,以写实技巧拓展了市民艺术的边界;广东潮州大吴泥塑相传于南宋末年从中原迁徙而来,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民间雕塑艺术佳作,让人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

吹响学院派雕塑“集结号”

此次佳作不断,精彩纷呈,堪称是学院派雕塑的大集合。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作品是刘开渠、滑田友、王丙召、王临乙等集体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这也是这件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浮雕首次“走进”中国美术馆。当年的设计组组长刘开渠正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本次大展使用3D扫描技术复制全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展示于中国美术馆圆厅,成为一大亮点。

滑田友《出浴身段》

滑田友是享誉国际的中国现代雕塑大师,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此次展出他的作品《出浴身段》(1940年,中国美术馆藏),脱胎于西方古典造型艺术。二战的烽火下,一切理想化的静穆之美归于幻灭,滑田友意识到战争击碎了古典艺术的神殿,也给人们的肉体、精神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苦楚。《出浴身段》是在古典主义废墟上站立起来,虽然承受着现实的重压,身体不再挺拔,但并非绝无希望。

钱绍武《阿炳》

一代雕塑大师钱绍武所创作的人物无不显示着独具神韵的精神内涵。尤其是他的经典之作——《阿炳》,表现的是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其创作存世的六首乐曲皆为民乐瑰宝。这件阿炳塑像没有表现音乐家磨难的面容,而是选取他沉醉于演奏的瞬间。凝望作品,似能听见琴弦流泻而出的美妙旋律。本次展览还将展厅延伸到了户外。张文新创作的《鲁迅坐像》塑造了一个硬朗坚毅的鲁迅,他目光朝向远方,自信从容,表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

潘鹤《开荒牛》

深圳人都熟悉的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开荒牛》也出现在此次展览中。每当人们矗立在它的面前,仿佛看到千千万万建设特区大军在汗水淋漓,挥洒激情,多少年过去,《开荒牛》已经成为一种特区精神,更成为深圳特区的象征和图腾。而我们也可以真切体会到,潘鹤以雕塑的方式对中国历史作了如此真诚而强烈的表现。

中国雕塑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孙振华参观了本次展览,并参加了研讨会。在他看来,首届全国雕塑大展非常有意义,是“百年一遇”的展览。“从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间历史,正是中国现代雕塑横空出世并走向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中国雕塑历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此次展览的作品,从规模上、数量、学术力度以及参展的艺术家等等方面来观察,在全国都属首次。”

贺中令《白山魂》

呈现人物雕塑流变

人物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类型。人像雕塑的历史在我国一直没有断掉。通过此次展览,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物雕塑的流变。从《鲁迅坐像》到《刘胡兰》,从《艰苦岁月》到《夏天》,从《焦裕禄》到《升华的征程》……人物雕塑的发展轨迹历历在目。

古代人物雕像多用于祭祀、巫术与器物装饰,至魏晋开始有大量的佛道造像、陵墓雕刻中出现的人物题材雕塑。人物雕塑的大量出现是由五四运动之后从西方留学归国的雕塑家们带来的创作,他们大多接受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学院教育传统,带回了写实人物雕塑创作的技法与理念。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物雕塑有主题化和类型化两大特征,着重表现领袖、工农兵等革命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形象。这一时期的创作可视为1950年代开始的学习苏联潮流的延续,作品手法利落、特征鲜明,同时也存在风格相对单一的时代局限。当下的人物雕塑创作的主要方向是深度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雕塑艺术本体层面的现代转型,在题材上有意识地选择了影响中国文化进程的重要人物,通过肖像雕塑的方式系统地塑造了传统文化的脉络。

在孙振华看来,这次展览梳理了中国雕塑的现代传统。“中国雕塑艺术一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传统,一个是现代传统。这次展览为我们展示了现代传统的魅力所在,它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为我们呈现了汲取了古代传统的现代雕塑如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呈现与时代紧密相连的风貌。”

雕塑铸就民族精神

百年间,弹指一瞬间。百年来,中国雕塑也在不断吸收国内外艺术的养分,探索属于自己的雕塑语言。

据主办方介绍,20世纪初,中国雕塑家从西方引来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并尝试将西方古典写实手法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探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塑语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雕塑家也学习了苏联的雕塑艺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很多雕塑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命题或者是配合阶级宣传教育,题材的宏大,雕塑的体量都较大。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强调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的介入,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本身建构了多重阐释维度,拓展了雕塑艺术本体的内涵。

在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看来,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以及一批近现代雕塑艺术家是在秉持着传统、吸收西方艺术养分的局面下进行积极的创作。

孙振华告诉记者,这次展览还有一个鲜明特点,这一展览将中国雕塑在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百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的变化,中国艺术思潮、中国与传统的关系等等变迁。通过这些雕塑我们可以触摸那段历史。这一特点也为本次展览打上了厚重的历史烙印。”

中国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总主持吴为山吴表示,通过此次展览可以令观众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引领、提高未来全民审美的基调,这是时代的责任。“在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在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几代中国雕塑家用指纹和刻痕,将民族精神铸就为不朽的丰碑,成就了无数永恒的经典。”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