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儿童在国际植物学大会这个展馆里探索“奥妙”
读特记者 方慕冰 文/图
2017-07-24 13:37

7月23日至29日,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展馆内,会展中心的2号馆是本次展览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植物探索”为主题的展览,由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主办,深圳市妇女联合会承办。

该展览亮点突出、特色鲜明:一是倡导儿童友好理念。通过儿童的视角,体现“以一米的高度看世界”的设计理念,突出儿童主体参与意识,在为期半年的“儿童探索植物世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植物与家庭、植物与城市、植物与文化”三个板块的儿童作品集锦。二是倡导绿色环保,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理念。展览使用可再生纸箱作为展架,现场无地毯、无垃圾、无电力消耗,所有展品、展架100%可回收利用。三是倡导文化传承,展览作品工艺如植物蜡染、纸藤花手工、古法制纸、纸刻等,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理念。四是倡导国际交流。通过举办第五届深圳儿童国际论坛,让更多儿童了解并参与植物学大会,并由“植物小专家”进行双语导览,促进国际交流。同时,展览为鼓励儿童的创新创造思维别出心裁,所有参观者可随意在纸箱上涂鸦、留言,可以零距离体验“植物探索”的无穷乐趣。

前期,“儿童探索植物世界”系列活动走进学校和社区,活动覆盖4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5000多名儿童参与调研、社会实践和植物作品创作,其中征集到植物素材作品累计114份,最终遴选出26组作品在本次展览展出。其中有来自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梦幻四季—春夏秋冬》,还有《植物——环境友好型世界的生命维生源》、《发现枯树的美之钟表》、《榕·城》、《草木染》等能体现儿童奇思妙想的一系列精彩作品。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方慕冰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