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引水工程年底开工 每年可为深圳增加8亿多立方引水量
读特记者 李舒瑜
2017-06-28 18:21

深圳人很快有望喝上西江水。根据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关于我市自来水水质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西江引水工程计划于2017年底开工,建成后每年可为深圳增加8.47亿立方米引水量。

深圳将实现东西江“双水源”保障

深圳属严重缺水城市,本地每年可用自产水量仅3.5亿立方米,按常住人口与实际管理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分别为172立方米和9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和1/24,远低于国际上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临界值标准。

当前,我市75%以上的用水需要从境外的东江引入,年均引水15亿立方米。西江引水工程的启动,为我市再辟境外水源,使深圳供水实现东江、西江“双保障”。

另据介绍,全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161座,应急供水量30天左右,城市用水安全保障存在缺口。待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东涌水库等建成后,应急供水量可达3个月,应急能力大大提升。

自来水水质合格率保持在99.9%以上

自来水水质直接关系广大市民身体健康,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根据市水质检测中心对我市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开展的水质督察结果,我市自来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9%以上,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95%,早年用户反映较多的自来水土腥味、藻腥味、毛巾粘滑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我市现已形成由东深供水工程和东江水源工程两条境外引水干线、17条市内输水干支线、52家市政自来水厂、1.67万公里自来水供水管道组成的水源供水调配系统。2016年自来水供水量17.01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466万立方米,满足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让自来水安全流过“最后一公里”

在特区建设早期,我市原特区外城中村社区供水管网建设无规划、管材差且老化锈蚀严重。早期建设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广泛使用镀锌钢管和灰口铸铁管,容易锈蚀渗漏,导致用户龙头出现“黄水”、杂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先后启动了原特区外城中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以及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资50亿元,完成了500多个城中村社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并将900多个城市居民小区老旧供水管网纳入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解决了城中村社区和老旧居民小区水质二次污染等问题。

根据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市政供水管网约322公里、总投资约11.2亿元。同时,继续实施新一轮社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投资25亿元,完成原特区外剩余447个老旧社区的供水管网改造。明年启动优质水入户工程第二阶段工作,继续做好剩余老旧居民小区不合格供水管材的更新改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明年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违建处置

水源的保护情况,直接关系自自来水的水质安全。我市部分饮用水源水库周边仍存在建成区和果园菜地等种植区域;已移交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土地中,部分用地仍存在地面附属物未补偿及清理干净、原土地管理方不愿搬出的现象,给水质安全带来隐患。

根据报告,我市将继续加大水源保护力度,今年底完成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果园退出工作,2020年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果园退出,削减面源污染。

今年底前,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2009年6月2日以后新增违法建筑及全部违法种养的清理工作,制定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置方案并开展清理工作;2018年底前,完成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全部违法建筑的处置工作,并将一级水源保护区用地全部移交水务部门封闭管理,进一步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