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 为“农民工”正名,要既说又练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2021-09-22 22:32

提起“农民工”,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9月22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宣传中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的意见,深圳人社部门日前作出的答复登上了微博热搜。答复函表示,农民工目前仍是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主要媒体使用的通用词汇,但深圳将会引导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加大本地媒体对来深建设者的宣传,并切实提高来深建设者各项权益。深圳以实际行动为来深建设者正名的态度,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同。

“农民工”一词是否中性,之前学者亦有争鸣,见仁见智,不必太过纠结。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围绕这一词汇的讨论所折射出的两个关键事实。一方面,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真实存在且并不罕见,以至于“农民工”这个称谓遭到了污名化,在某些语境和某些人的理解中确实具有了贬低意味。另一方面,“劳动最光荣”已经成为当下主流价值观的构成部分,提高“农民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这两个核心事实,共同指向一个解决方案:不光要“动口”为农民工正名,更要“动手”拿出实际行动,保障这一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光说不练,就算换个其他名词,无非也是粉饰太平,意义不大;只有既说又练,才能真正为“农民工”和农民工群体正名。

深圳提出使用“来深建设者”的倡导,不止是换个说法。这个提法,本身就意在扭转舆论场上对农民工的刻板偏见。农民工一词或许没错儿,但对个人身份的客观陈述,多少带着点“城乡二元”的味道,还好像缺了点儿温度。作为法律或学术概念,“农民工”可能会长期存续,但舆论宣传工作大可先行示范,多给这一群体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来深建设者”就符合这一要求。“来深”是英雄不问出处,既来之、则安之,完全一视同仁。“建设”则体现了主体的贡献价值,与冷冰冰的客观名词相比,这是一个热情拥抱来深者的褒义词。不论贡献大小,不论成败与否,来了就是建设者,来了都有做贡献,这既符合事实,也体现了深圳的包容性。

不可否认,农民工群体中有素质不高的人。可实质上,每个职业群体都不可能全是“好人”,遑论上以亿计的农民工呢?把部分人的恶习、恶行与农村出身挂钩,与农民工群体挂钩,以至忽视其巨大贡献,这就是歧视的错误逻辑。而使用“来深建设者”这一称谓,既突出了包括农民工在内所有来深建设者城市主人的地位,也能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就事论事、防止不当联想,更利于破除“城乡二元”迷思,适应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的新变化。

城镇化水平不断深入,很多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只是户籍来自农村,其实一天农活都没干过,还具备了很高学历,这已和农民工这一称谓的“农民农闲时外出务工”本意相差甚远。前些日子北京“IT行业的农民工数量增幅明显”的新闻,还成为网民笑谈,就是“农民工”词不达意的一个体现。如果此时用“来京建设者”代指,就既贴切、又亲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更要看到,使用来深建设者这个称呼,深圳有“成事”的雄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提出了“新民生七有”的目标,“劳有厚得”即是其中之一。回顾历史,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也是“农民工”的另一个常见称谓)来此拓荒建设,才有了特区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当下,“劳有厚得”有了更多意涵。维护和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合法权益,让他们厚得、多得,激发他们的奋斗激情,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良好环境,正是深圳先行示范的应有之义。

(原标题《特评:为“农民工”正名,要既说又练》)

编辑 特区报-连博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