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主题论坛在深召开
​读特记者 吴徐美/文 杨哲 陈致远/视频 贺佳艺/剪辑
2021-09-10 21:05

99日,未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2021清华经管EMBA主题论坛在深圳南山举行,通过聚焦未来科技赋能后的产业升级与变革,探讨中国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

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兼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研究重大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康飞宇,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华,中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葛芳,读特客户端首席执行官、深圳新闻网总编辑蓝岸,益田集团副董事长陈旭出席论坛。

康飞宇在论坛上分享了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新材料发展前景的主题演讲,讲述了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康飞宇表示,他和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基础性研究的新型碳材料研发,将用以节约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并提到了未来低碳材料等新能源的应用、消费领域及消费场景。康飞宇认为未来40年投资的热点会在新能源上,“未来的40年,我想可能这个投资远远的不止几万亿,甚至是几十万亿”。

此外,本次论坛还进行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如何推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圆桌讨论,并邀请了康飞宇及葛芳,卫健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田文果进行现场讨论。

未来的企业在存量和增量上将如何发展,以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和变革?圆桌讨论嘉宾认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要积极进行理念教育和培训,以新的方式和手段向大众推广新技术。深圳企业家学习积极性就特别高,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低碳联盟会议,观摩学习零碳社区的运营模式等,深圳每年都会有近百位企业家报名参加。康飞宇举例称。

在回答企业应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使能源的存量和增量立于不败时,康飞宇说道,一是企业要发展科技和科研,二是要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三是要勇于追求行业最新、最前沿的东西。

葛芳表示,环保是国家政策性驱动的行业,要达到低碳生产和发展创新需要企业不断的投入和研发,持续的投入一定能帮助企业实现技术的突破。

田文果表示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基础已经打好了,目前需要技术的大力发展来驱动产业的革新。他以前海为例,指出前海方案的出台在物流与服务业上增加了科技产业,未来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科技力量。

未来是数字化的天下,未来企业要明晰产业定位和产业链发展,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逐步突破。圆桌讨论嘉宾们总结指出。

【读特新闻+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未来科技项目是于2018年倾力打造的新时代项目,旨在培养产业领跑者。以清华经管EMBA核心的天、地、人、通课程为管理内核,重塑企业家对于宇宙、未来、自然的三重认知,打造科技人文跨界学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的生态链,培养出掌握核心科技,引领中国未来,贡献人类社会的科技型战略企业家。在此次论坛上,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主任贾莉接受读特记者专访,特别谈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未来科技项目亮点以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落地深圳的初心使命。

谈“未来科技”项目:政经智慧+科技赛道,跨界打造复合型人才

读特记者:本次未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主题论坛中的未来科技项目,相比于之前的项目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贾莉:EMBA的不断总结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国的企业发展已经从原来的资源驱动到资本驱动再到现在的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竞争的最大壁垒之一,EMBA作为清华经管学院这样一个商学院的项目,希望把我们的政经智慧,加上清华大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赋予我们的企业家们。在这里,大家不仅能够学到政经智慧,也能对未来科技赛道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的发布。也将培养更多既懂管理,又懂未来科技发展的科技型战略企业家,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好的竞争力。

谈落地深圳: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人才教育高地

读特记者:去年九月,深圳市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签约合作协议,目前深圳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如何?开设深圳分院的考量是什么?

贾莉:清华经管学院的分院已经落在了深圳,在10月份将启动我们的分院区。正如经管学院院长说过,如果我们在中国要找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地方,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就叫深圳。我们选择深圳,是希望在深圳扩大教育影响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真正可以做出贡献的企业家。目前,深圳已经成为清华经管学院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校友群体所在地和EMBA及高管教育生源地。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更是一个富有创新力的城市,未来希望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一些管理类、经济类课题,实现更多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

我们在深圳有300多名EMBA校友,很多校友在上学中,毕业后,都会迎来企业上市和不断发展壮大,我觉得这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基因密切相关。大家都在不断的实现自我突破和积极前进。深圳企业家们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创新”“有闯劲”“不服输”“年轻态

编辑 杨哲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陈建中 刘思敏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吴徐美/文 杨哲 陈致远/视频 贺佳艺/剪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