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燕:爱党、热心、敬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吴续甫 马文超
2021-08-10 15:37
收录于专题:咱们的支部书记

王大燕,中共深圳市人才南山委员会副书记、纪委书记,南山第17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心用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支部打造成为一个互助互帮、思想进步、积极活跃的“大家庭”。王大燕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所在支部也多次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对党忠诚,履职尽责

2007年5月,是王大燕来深圳后第一次参加支部会议,也是在这次会上,她当选为人才联合党委第51党支部书记。她清楚地意识到,支部的党员工作上没有交集,相互间缺少沟通,制度难以落实,只有自身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带动党员一起学习、一起提升。14年来,她通过接受党组织的培训和学习的积累,对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上升到新的高度,支部党员在她的带动下开始向组织靠拢,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增强。

支部党员黄锦昌由于父母年迈生病没有来参加活动,王大燕知道后,第一时间组织支委到他家了解情况,并表示一定会协助他渡过难关,亲自把慰问金送到他手上,这令黄锦昌十分感动。除了关心党员组织生活情况,她还协助党员规范入党材料,帮助党员处理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虽然她在党员中年龄并不算大,但是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王姐”。

有事,找“王姐”;不懂,问“王姐”,她就这样成为为党员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点滴小事,践行初心

王大燕始终没有忘记入党时的誓言,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始终激励、鞭策、鼓舞着她,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她说:“既然我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就是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群众真服务、服好务。”

一天上班途中,王大燕见到一位七旬老人,手上拎着好几袋蔬菜,不断地徘徊着,她停下脚步上前询问,听了半天没听懂,老人讲的广东客家话,作为重庆人的她听得一头雾水,情急之下拿出纸笔让老太太写,可老人根本不识字。这时她碰巧拦住一位年轻人,帮她做翻译,才得知老人来自河源,刚到深圳没几天,一大早出来找菜市场买菜,忘记了回家的路,不知道孩子们住哪个小区,只记得有个“华”字。王大燕立马打开手机导航,让老人跟着她一路寻找,老人警惕性很高,不让王大燕帮助提东西,每走几步路便小心翼翼地扭头看看她,一路导航并结合着老人的印象,终于还是顺利找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到小区门口时,老人才放松了警惕问:“‘靓妹’,你叫什么名字?”王大燕轻松开心地回答:“我叫共产党员。”

生活中的王大燕,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去乘坐交通工具,她总能遇到可以伸出援手的事。她开玩笑地说自己的额头上写着”爱管闲事“的字样,也许在别人眼里认为她是会上当的老好人,可在她看来,作为党员就要认真对待群众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今年是王大燕到现单位的第8个年头,工作上她不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而且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总是能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好评。

工作上的付出也让她留有遗憾。2017年5月,刚好在重庆大学学习完的她,请假一周回老家陪父母。那天正好是父亲74岁生日,她没有提前告知,准备给父亲一个惊喜,赶到家时大家正在吃晚饭。父亲动情地说:“这么多年了,你都忙于工作,这下可以陪我几天,我得好好安排你干点活。”第二天王大燕就开始高兴得忙前忙后,准备把这几天过得既充实又满足。可是到了下午,突然接到通知:有代表团要来广州、深圳考察,明天要与前站工作组会合,开展工作对接。她告知父亲有重要工作等着她,父亲虽然不舍,但还是放人了,“你去吧,反正我身体健康,下次多回来几天”。王大燕立马买了机票,马不停蹄回到了深圳,当晚与工作组会合。没有想到,这次匆匆地与父亲的告别竟成为她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11月,再回家时,父亲已经病重得不能说话,只是一双深陷的眼睛期盼地望着她,此时的王大燕已成泪人……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王大燕是千千万万党员中普通的一员,她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本色,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在平凡的生活中竖起了一面鲜红旗帜。

编辑 詹珊珊 审核 刘杰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吴续甫 马文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