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后的扶贫故事:河源扶贫大米驰援武汉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李心雨 饶荣盛 廖璐 刘文浪 文/图
2020-02-15 11:05

2月14日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湖北第三人民医院收到一份特别的情人节礼物——由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赠送的30吨瑚径富硒大米,价值49万余元。今天,两家医院的抗疫医生们可望吃上清香软绵的富晒米饭了,两所医院主食供应难题也有望缓解。

鲜为人知的是,这批富晒大米竟然产出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瑚径村,一个藏在大山里的省定贫困村。这背后又藏着一个动人的帮扶故事。

作为省定贫困村,瑚径村由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对口帮扶,远致公司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王林告诉记者,麻布岗镇瑚径村地处龙川县北部,2016年,驻村工作队刚来到村里的时候,许多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过,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就有2661亩,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是优质大米的天然产区。

可惜,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在选种以及管养方面都没有科学规范标准的一个流程、操作的规范,这里的大米种植都是靠天吃饭,销售渠道也非常单一,基本上就靠农户自己去卖,没有一个牵头,没有一个带头人。所以产量效益都不是很好。

驻村工作队在了解瑚径村的实际情况后,与村两委认真调研后,决定带领村民种植富晒大米来脱贫致富。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的微量元素,被誉为“防癌之王”,但是我国72%的土壤都缺硒,人体每天摄入的硒含量远远达不到健康标准。因此,富硒食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一定的土壤改造,当地的土壤很适合种富晒大米。

为了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益,驻村工作队引进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合作机制,当地的龙头企业按高于市场40%的价格来包收,而帮扶单位负责认养和购买瑚径的富硒大米。2017年起,村里开始试验种植富硒水稻。从打田、施肥到抛秧,坚持人工种植、科学管养、标准富硒。2019年,村里规模化种植的第一批富硒水稻喜获丰收。富硒大米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据统计,瑚径村种植富硒水稻约700亩,产富硒稻谷约60万斤,种植户直接销售收入可达117万元,贫困户分红收益达18.4万元。2016年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70人,2019年底已经全部脱贫。

如今,脱贫了的村民们正努力支援武汉抗“疫”前线。

2月13日,在得知武汉两家医院后勤保障物资吃紧的消息后,远致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对接对口帮扶的瑚径村和大米加工企业,紧急采购稻谷,并加工完成30吨富硒大米。在人手不足、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组织安排连夜加工、包装,并多方寻求愿意去往武汉的送货车辆……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李心雨 饶荣盛 廖璐 刘文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