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存销比不断下滑,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大
2016-09-18 22:27

今年以来,在一线城市和二线热点城市楼市火爆的情况下,主要城市库存不断下滑,一些热点城市由于供应不足,房价仍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存销比处历史低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35个城市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25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9%,同比减少5.7%。

这35个城市分别是,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长春、沈阳、天津、太原、济南、青岛、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南昌、长沙、福州、厦门、贵阳、南宁、西安、兰州、西宁。三线城市:淮南、马鞍山、济宁、烟台、常州、南通、温州、九江、荆门、茂名、北海。

报告显示,8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供应量为233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26.9%。8月份推盘节奏相比7月份有所加快,说明房企入市积极性在提高。8月份,35个城市月度新增供应量小于新增成交量(其中8月份新增成交量为255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6.0%,同比增长25.0%)。新增供应小于新增成交,所以促使8月份的库存出现了下降。

从反映去库存压力的存销比来看,8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9.1,该数值相比7月份10.0个月收窄了0.9个月的水平。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观察历史数据,目前存销比处于历史低位,并不断接近近五年最低点即2011年2月7.5个月的数值。预计未来几个月该指标总体上会继续下滑,也意味着后续房价上涨压力仍很大。

分城市类型来看,8月份,一、二、三线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7.5、8.7和13.9个月。相比7月份8.5、9.6和14.7个月的数值,三类城市均有加快的表现。

其中,一线城市已连续20个月存销比数值低于12,这也是近期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比较明显上涨的原因所在。同时,新房市场的去库存周期较小,相应房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转嫁到二手房市场上。

二线城市的逻辑和一线城市类似,目前存销比处于12个月以下的水平,房价上涨幅度相对也较大。部分城市存销比数值比一线城市还要小,房价上涨幅度自然更大。三线城市存销比数值继续缩小,但相比一二线城市,依然较大,仍处在去库存的过程中。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大

从35个城市的具体数值看,北海的存销比数值最高,为30个月,相比7月份有所提高。另外,类似济宁、西宁等城市的存销比也比较高。相比而言,合肥、南京、南昌、杭州和上海等城市的存销比较小。这会使得此类城市近期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同时土地交易异常活跃。

部分城市存销比持续下滑的态势较明显。以广州为例,过去几年,广州由于土地供应大,库存较多,因此广州的房价涨幅有限,不仅远不如北上深,而且也跑输厦门、南京等二线城市。但今年3月以来,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库存得以充分消化后,房价也开始迎来一轮补涨。

严跃进说,2016年上半年35城去库存周期总体上处于下行态势,到了7-8月份则继续下行,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会进一步加剧此类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从市场预期稳定等角度看,抑制房价已变得刻不容缓

值得警惕的是,对于一些重点二线城市而言,去库存周期甚至低于6个月的水平。严跃进说,部分城市虽然已经出台了限购等相关政策,但抑制房价的压力依然会比较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思路看,积极增加土地供应、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打击各类捂盘惜售行为,是后续此类重点城市需要关注的内容。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 谢欣如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