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大夫留不住,这“病”咋治?深圳开出这些“药方”
记者余海蓉 通讯员深卫信
2016-03-03 04:12

儿科

和全国一样,深圳也面临着儿科医生紧缺这一难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建立与儿科岗位管理、岗位绩效相匹配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机制、加快本土儿科医生的培养等措施,多措并举缓解儿科医疗人才紧缺状况。

深圳全市儿科医师不到2000人

儿科具有职业风险高、薪酬待遇低、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加上长期以来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导致儿科医务人员流失较多。

目前深圳市有1家儿童专科医院(市儿童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5家妇儿医院、2家妇产医院、19家儿科诊所,全市综合医院均已设置儿科。截至2015年底,全市儿科床位数为3700张,其中市儿童医院床位1000张。全市儿科执业医师1888人,执业助理医师34人,共计1922人。

“十三五”期间将新建3家儿童医院

市卫计委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市拟在龙华新区民治片区新建市第二儿童医院(市属公立医院),规划床位1500张;拟引进社会资本在宝安中心区规划新建一家儿童医院,床位500张;在龙岗区龙城片区规划建设一家儿童医院,床位500张。同时,对现有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改扩建,增加儿科医疗资源,如市妇幼保健院二期项目、坪山新区妇幼保健原址改扩建等。同时,完善双向转诊平台和机制,大力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市儿童医院为依托,推进儿科专科医院联盟建设。

五条措施缓解儿科医疗人才的紧缺

儿科医疗机构的增加将加大对儿科医生的需求,为缓解深圳儿科医疗人才的紧缺,深圳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与岗位管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相匹配,以促进临床医生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导向,体现其实际劳动价值的医疗人才评价制度。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制定实施激励政策,提高儿科等紧缺医疗人才的薪酬待遇。2016-2020年,每年引进和培养临床实用型、紧缺医疗人才1000名以上。

二是完善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机制。对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其为本市医保参保人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门诊20元/人次、住院60元/床日的标准进行补贴。儿科类按上述标准上调一定比率执行。

三是加大儿科专业医务人员的招录工作。加强儿科专业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市内各培训基地应向儿科专业倾斜;尽快启动儿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加大儿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引进。

四是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力度。市儿童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联合培养儿科专业本科生,每年招收30-50名儿科专业本科生。推动深圳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深圳)举办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培养儿科专门人才;在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开展针对儿科医生的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服务能力。

五是多措并举,激发儿科医务人员积极性。调整儿科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建立符合儿科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增强儿科岗位吸引力;优化儿科发展通道,明晰职业发展愿景,加强儿科国际化学术交流水平,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有针对性地制定引进儿科高端人才的政策,在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人才住房等方面给予系统安排。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