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加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读特记者 邹媛
2019-01-18 07:44

原标题:

加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更好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深圳如何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在昨天(17日)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举行的分组讨论中,市政协委员认为,虽然目前深圳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现象,深圳应积极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深圳应提前卡位未来政务服务供给趋势,创新探索营商环境数字化提升的‘深圳方法论’。”市政协委员车汉澍认为,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政府改革领域,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精简阻碍创业创新的审批事项,不仅加速深圳建设“数字政府”,更能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向国际一流迈进。

车汉澍建议,全市应搭建统一的“1+N+M”政务云平台,即1个市级政务云平台、N个特色行业云平台(如公安、城管、医疗健康、教育等)、M个区级政务云,通过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打破以往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业务隔离的局面,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供支持,打造网络资源按需供给、在线服务特色定制的弹性政府,以政务云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集中,为政府在线服务的泛在化、社会化提供了支撑。

市政协委员夏俊同样认为,深圳在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平台外,还需搭建一体化的政务大数据中心,以集约化、低成本统建,满足各部门、各区共用的数据需求,建设形成市统建的基础库和数据分析应用,并向各区提供一体化数据服务,满足各区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政务服务和数据分析应用的需要。

加快科技创新 赋能实体经济产业

民营经济要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就需要加速转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市政协委员李振说,深圳应加快建设一个统筹全市创新资源集聚和发展的新型管理机构,即产业技术研究院(科学院)来引导推进全市各板块强化、先导产业布局,大力引进集聚国内外高端研发创新资源,引领专业研究所体制机制创新。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鼓励各区围绕各自产业基础和优势,聚焦1-2个重点产业,加强技术布局和前瞻性研究,形成各有特色的协同发展优势。

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产业?市政协委员黄鼎隆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制造业和全产业效率,对于深圳的产业链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他认为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在制造业中替代人去工作,而是深度改变制造机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提升效率。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制造业的各生产环节推进智能化,并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反馈优化产业链解决方案。

黄鼎隆建议,深圳在抓住时机催生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知识产权,形成产业竞争门槛的同时,还要培育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果向制造业输出,选定各产业链条应用培育人工智能技术示范项目,培养一批成熟的解决方案后,在全链条进行推广,形成智能化产业生态。

“打造一个‘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助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市政协委员张耀华认为,应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工业企业,将其“研发、销售和客户服务中心”集聚深圳,近距离配套服务我市的先进制造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极大节省设计、开发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风险、成本,从而在深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高端制造生态链。

保障工业用地 保持产业生态活力

“深圳既要有高楼大厦,也要有持续开发的标准厂房,才能继续保持产业生态环境的活力。”市政协委员林洺锋建议,深圳应在每年度的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中,根据上年度实体经济贡献比例为基础,合理提高工业用地的批地比例,并用相应政策确保每年新增标准厂房数额。

在老旧工业厂房改造方面,林洺锋表示,全市大约有3亿平方米的老旧工业厂房,由于偏小分散无法获批改造而产生空置浪费,建议可以产业升级为目的,最大化地盘活存量用房。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多形式、多渠道融资,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及个人投资建设园区标准厂房;同时也可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建、合建或以流转方式建设园区标准化或定制化厂房。

在企业租房方面,林洺锋建议可允许企业5年或10年以低成本长期租赁,并根据入驻企业的纳税情况、创新能力等给予梯度优惠租金优惠;此外,对符合城市发展、政策需要引进的、符合战略新兴产业范围的、发展快速并有良好业绩表现的优质实体经济企业,可进行直接租金补贴。“保障工业用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才能继续保持深圳产业生态环境的活力和产业格局的平衡”。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