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二代”“画二代”:大芬油画在传承与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读特记者 邸继勇
2019-01-06 22:18

2018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在深圳红立方展出后,近日,该展又移师大芬美术馆继续展出。大芬油画村的“村二代”、“画二代”在接受读特记者专访时表示,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是大芬油画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大芬油画将在传承与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在大芬美术馆的展出现场

大芬油画为居民营造浓厚艺术氛围

在近日举行的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媒体座谈会上,大芬村村民曾琼、邬文辉表示,首届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是大芬油画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让当地居民印象深刻。他们说,从一个普通的农业自然村,到现在享誉世界的文化小镇,大芬村的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刻印记。

上个世纪80年代时,大芬还只是布吉镇一个普通的自然村,仅有300多名种植水稻的原住民,收入水平很低;到如今,大芬油画村内共有大小画廊和门店1200余家,村内聚集油画从业人员约8000人,加上周边社区从业人员约20000人,村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大芬社区的居民,平日里,几乎每天在油画村信步漫行,我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近在咫尺的热土上,有很多优秀艺术家呼之欲出。”座谈会上,邬文辉坦言,大芬国际油画的发展给村民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村民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每个家庭的家里都会挂上几幅本地的油画,大家平时看着舒服,过年的时候也很有气氛。”

曾琼表示,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促进大芬画家更加努力,同时对大芬的艺术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村长十几年前买的大芬画家的作品,到如今价值已经翻了几十倍,这也是大芬油画村快速发展的见证。”曾琼笑着说。

大芬艺术作品将不断延续生命力

读特记者在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上注意到,参展作品的背后不仅蕴含着文化融合的时代特色,一些记录中国发展变迁的作品也对外展现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

扎根大芬油画村20年的本土画家史飞带来的参展作品《变迁》,取材自深圳市海边,以表现主义手法展示了社会与时代的变化痕迹,反映深圳这座城市除旧换新的风貌。史飞介绍,国外画家注重想象,国内画家技巧上更突出;通过双年展这一平台,海内外画家面对面交流切磋的机遇难得,大芬画家也借此进一步迈开了走向国际的步伐。

“大芬从根本上是产业集聚,商业是最核心的气质,事实上,大芬可以提供油画人才需要的艺术生态。”在双年展媒体座谈会上,史飞的儿子、“画二代”史晴明表示,父亲是艺术家,自己则一心一意往设计方向发展。“大芬油画村提倡将行画做成高端产业,往高端原创转型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大芬的成功是靠政府部门和市场的力量共同推动的。”史晴明如是说。

“父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他对我的影响不但体现在我的艺术观的形成,而且也对我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大芬太阳山艺术中心艺术家陈求之的女儿陈山叶表示,“父亲常常对我讲,艺术的表现方式服从于主题,如果形式与内容脱节那结果只能是符号的堆砌,作品不会有生命力。”她希望,大芬的艺术作品能够延续生命力,艺术形式能够不断传承,油画村要全方位拓展艺术的内涵。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