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遇难题,怎么办?深圳做法:他山之石 为我所用
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郑芷馨
2016-02-25 16:55

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深圳,在短短的30多年间,深圳迅速跻身人口超过千万的大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社会需求、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多层次的城市公共安全,无时无刻不在考量着这座年轻的城市。近年来,深圳大胆探索和借鉴世界主要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经验,以释放城市公共安全领域潜在的风险。

天灾:借鉴欧美推出巨灾险

2013年9月,台风“天兔”对南澳等地建筑造成破坏。面对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深圳借鉴欧美做法在国内首次探索设立巨灾险。

巨灾险做法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比较普遍,比如美国的飓风保险计划、联邦农业保险计划,英国的洪水保险计划、新西兰和日本的地震保险计划等等。按照深圳保监局当时分析,国际上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金额一般都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到40%,而当时我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仍基本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支撑的救助制度,保险赔付金额占比仅为3%,风险分散渠道不足、短期财政压力大。

由于巨灾救助保险赔付有一定限额,深圳还在全国首创设立巨灾基金制度,在为居民投保巨灾险的同时,政府投入一定“种子”基金设立巨灾基金,可吸收企业、个人等社会捐赠资金,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对巨灾风险的公共平台,并通过逐年积累和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作为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长期“资金储备”。

道路坍塌:借鉴日本启动巡查制

2013年5月20日,深圳发生轰动全国的“走路死”事件。当时横岗华茂工业园门口路面突然塌陷,出现一个直径10米,深2米的大坑,多名刚下夜班的工人跌入深坑,最后造成5死1伤的惨剧。无独有偶,当年发生的路面塌陷竟多达19宗。

日本发生地下空洞、最终导致坍塌的原因和中国非常类似。由下水道引起的地下空洞化占40%-60%,其余的则是地铁等大型地下设施周边的空洞化。东京的做法是委托专门公司对重点路线进行定期检测,对全部路线进行分割巡查,国道每年检测,一旦找到了地下空洞,道路管理部门将进行快速加固。

2013年,市规划国土委开始着手地面坍塌事故防范对策研究,同年,深圳采用闭路电视、雷达等先进手段,开始对全市道路(涵洞)、暗渠化河道、地铁工程等进行全面体检。深圳还创新性的将地下空洞治理纳入道路、管渠等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建立起道路地下空洞定期巡查制度。

对此,深圳应急专家、深大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就此建议深圳尽快出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更新和利用制度,保证档案收集率和信息系统的建立,确保地下空间安全。

边坡护理:学习香港做法推出登记制

2008年6月29日,龙岗布吉街道木棉湾社区发生一起人工开挖造成的边坡滑坡事件,事故共造成相关人员2死6伤,并使附近4栋住宅楼挤压受损。深圳近年发生的重大边坡事故不少于10宗。

据了解,边坡受到地质条件、降水等自然因素,以及边坡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不足,植被破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险,如何治理危险边坡就显得十分重要。

香港所采用的方法值得深圳借鉴:通过实施边坡排水工程、采用减载和压坡整平的方法,同时也不断完善泥钉工程以及重力式、扶壁式挡土墙的建设,定期对边坡进行维修。与此同时,香港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边坡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斜坡资讯系统、山泥倾泻警告系统、斜坡登记制度、边坡美化工程以及自2000年起投入实施的“防止山泥倾泻计划”,边坡安全公众教育甚至进入了香港的中学课堂。

据市规划国土委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已查明的危险性中等边坡隐患点约133处,另有1300处均为危险性小的隐患点。在危险性中等的133处隐患点中,有83处正在抓紧治理,另外50处也已纳入了基层群测群防体系。

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借鉴香港经验进行人流量评估

香港曾发生黑色元旦事件:1992年12月31日晚发生的兰桂坊踩踏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63人受伤,是香港开埠以来最多人死亡的踩踏事故。这一事故发生后,香港出台了一整套安全防范体系规定。香港政府制定了《集会安全规范》,以一个详尽的手册式的规范,对公众该如何安全举行公共活动进行了指导。

例如,香港政府会对民众进行必要的风险告知和人群疏散培训演练;搞大型活动时,警方会进行人流量评估,执行必要的限流措施。香港还将大型活动的安全防范延伸到日常的管理中,如港铁在繁忙时段会采用人流管理措施,包括间歇性关闭部分入闸机,安排更多的职员在月台上不断提示乘客排队,调节扶手电梯的上下方向,防止乘客冲入车厢。

又如,在百货大厦搞优惠促销活动期间,香港也都会实行严格的人流管理措施。店方会在原本宽敞的底层大厅中用红绳划出一条通道,让人群单向流动,经过的专柜如果不作停留,则不允许再回头,走完整个通道后顾客也必须从出口离开。至于店外排队的人龙,可能会沿着百货大厦外打好几个圈,却绝不会阻塞出入口。

借鉴香港经验,深圳也推出了监测公共场所及建筑物人流容纳量的措施,规定一个场所最大的人员容量限制,并将其张贴在该公共场所显眼的位置。特别在龙岗舞王大火事件发生后,深圳在舞厅、KTV吧等公共场所公布了最大容纳人数限制,标识要求张贴在显要位置,如监测发现现场人数超出规定人数限制,相关部门有权前往疏散人群,并对该公共场所或建筑的负责人进行问责。

到2020年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体系

近年来,深圳围绕公共安全问题吸收各地先进经验,各级部门出台了数以百计的优化措施与防范策略。早在4年前,深圳市对全市公共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体检”,系统排查各类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形成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四大领域的 138 个专项公共安全风险源评估报告。2013 年底又发布了城市公共安全白皮书,要求力争到 2020年构建起与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相匹配相适应的、全覆盖高质量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系主任卢文刚博士曾撰文指出,深圳作为超大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隐藏性、突发性和脆弱性等特点,社会安全治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社会风险也会在积累中不停发生新变化,每年由于城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出现新的不同的城市风险问题和隐患,深圳应持续扎实推进风险评估工作,加强风险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绩效考核工作,构建城市风险排查长效机制。

今年是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深圳将打响城市管理治理攻坚战,促进城市安全发展。今年还将新设150亿城市公共安全专项资金,促进城市公共安全优化发展。

对此,马敬仁教授表示,专项资金的配置显示了政府的坚定决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构建应以公共安全体系为基础,只有加强事前防范、事后追责,终身责任追究机制,深圳才能真正做到处罚有强度、法律有威慑。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