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谈 | 理工科大学“文艺范”,“人文红利”滚滚来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8-10-15 14:04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人文和艺术教育,发展有特色的文科教育?10月12日至13日,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的“机遇与挑战: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球40多所高校与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的新趋势和新路径。

一、“半个人”的教育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德国教育家洪堡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可利用的人。

过去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只重理工而轻人文的教育,顶多只能算是“半个人”的教育。1947年,梁思成赴美讲学考察归来后,在清华大学作了一次题为《半个人的世界》的学术讲座,强调教育要将“理工”与“人文”结合,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而只重“理工”或只重“人文”,被他称作“半个人”的教育。

知识本是一个没有界面的统一体,但现代大学的学术制度恰恰是以专业分科为基础的。而“理工”与“人文”的分野,一定程度上导致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科技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1959年,英国科学家C.P.斯诺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两种文化”的判断,即著名的“斯诺问题”,并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认为,科学研究具有人文向度,“我们的知识本身必须是仁慈慷慨的,必须是美的,否则它就是不足取的”。没有人文精神导向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撇开价值导向谈科技创新是一种迷思。眼下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网络犯罪,虽是技术的一种反制或反噬,但人文精神的失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而科技创新犹如开车远行,任性地左冲右突或许也能抵达目的地,但概率是极低的,“车毁人亡”的可能性更大。

“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问题,在全国高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更是如此。去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从整体上看,文科类专业屈指可数,入选情况十分惨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高度专业化的培养模式、过窄的专业课程设置、重理工科教育轻文科教育,容易耽误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导致虽然就业竞争力强,但后发力不足,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缺乏充分的适应和驾驭能力。

克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弥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鸿沟,是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二、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文科教育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不同于完全听任市场摆布的培训机构,在于有自己的文化根底与精神支柱,在于能够始终引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维护、传播和研究真理方面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服务社会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一流的大学当然离不开一流的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撑,但更离不开一流的文科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滋养。

事实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为本科生提供一种平衡教育,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做法。例如,在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前两年都要进行人文课程的学习。开设人文课程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有腿的百科全书”,对任何话题都无所不知、旁征博引,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及自省能力,使其有更为超越的眼光,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可以挑战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换句话说,人文教育绝非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摆设,更不是可以随意拿走、任意拼接的零件,而是一所大学的底色、气质。缺乏人文底色、人文气质的大学,不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清华大学变成“以工科著称”。近年来,“瘸腿”的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修复文科传统,即“找回另一半”。推动实现“人文复兴”,成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

实际上,发展特色文科对理工科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通才教育导向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基础。南科大也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其办学模式和学科设置的借鉴对象正是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正如南科大校长陈十一所说,南科大发展特色的文科教育,就是希望能够传承思想和文化的力量,培养有批判性思维、有想象力、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实现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坚持“小而精、高水平、有特色、规模适度、优势突出”的原则,致力于构建具有南科大特色的跨界融通的新型文科学科教育群和研究平台,是南科大正在着力推进的一件大事。事实证明,人文课程在理工科大学也是存在感十足的。新学期伊始,南科大人文科学中心开设的“写作与交流”课程420个名额短时间被一抢而空,没有选上的学生还纷纷请求增加选课名额。除此之外,南科大人文科学中心开设的“科幻:从小说到电影”“人文名家专题系列课程”,社会科学中心开设的“考古发现与中国历史”“建筑、空间与文化”,也都是热门选修课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完整而情感丰满的人”,则是人文课程走红的一个内在原因。

人文教育是一个细水长流、滴水穿石的过程,跨界融通的新型文科建设要下慢功夫、笨功夫,而不能搞急就章、一阵风。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课程的设置和优化,都要精益求精。唯此,人文课程才不会沦为“喉糖课”,虽如一股甘甜的清流,但咽下去就什么都不剩。

三、注重“人文红利”的挖掘与释放

写过《史蒂夫·乔布斯传》《富兰克林传》以及《爱因斯坦传》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说,写了这么多的传记之后,“最让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学的天赋后所产生的那种创造力,我相信这种创造力也是在 21世纪建立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因素”。

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培养出一批如此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大学之幸、城市之幸,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清华大学杨斌教授指出,中国社会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解放生产力、理顺生产关系的同时,更加重视人心的力量、人文的力量,重视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积极转化。在他看来,劳动者在能力、知识基础上,因精神面貌、心智品格、组织方式的优化提升而形成的巨大力量,即“人文红利”,是比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更为内在、更深层次、更加持久的一种发展动力。

从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红利”是对人才质量的更高要求,大学要在重视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上,更加看重对人才的人文熏陶与精神塑造。南科大文科建设着力内涵发展,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筹)已经成立,商学院初步建立起与深圳金融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的建设紧锣密鼓推进,“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正在策划实施,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文科与理工医学科的协调与特色发展。而高水平特色文科的建设,必将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以及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深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节奏相对较慢,成为一块“短板”,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定位不相匹配。拿出真金白银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开展特色文科建设,注重“人文红利”的挖掘与释放,对于深圳来说,既是争创“双一流”、打造全国高等教育高地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的必然选择。此事虽然见效较慢,但绝对是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值得为之投入与付出。

编辑 林捷兴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