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做强实体经济,宏观经济才能“满盘皆活”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8-09-12 14:00

9月1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版)》(简称“实体经济新十条”)。“实体经济新十条”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痛点、新堵点、新难点、新热点,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广东实体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省级层面发放“政策大礼包”,对于深圳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也大有裨益。

如果把现代化经济体系比作一个巨人,那么实体经济就是巨人的身躯。也就是说,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是产业体系的基础所在,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生长基点。只有做强实体经济,宏观经济才能“满盘皆活”。

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寄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也特别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从去年8月的“实体经济十条”,到如今优化升级的“实体经济新十条”,广东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

深圳矢志走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最前列,力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理应在实体经济发展上拿出更大作为,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事实上,千方百计壮大实体经济,是深圳自觉的坚定追求。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九大战略任务”中,就有“坚定不移做强更具比较优势的深圳制造”;“毫不动摇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则是2018年的重点工作。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多次调研中都提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强调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松”“切实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深圳实体经济发展压力还很大,生产经营成本偏高,土地空间有限,工业增加值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壮大实体经济,唯有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空间。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势在必行。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实体经济发展的压力、痛点在哪,企业心里最清楚。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降成本”。近年来,深圳一些制造业企业外迁,多是受制于要素成本上升的无奈之举。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赋负担、融资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用能用地成本,深圳年初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8条”,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增加“自选动作”,加大支持力度,全方位为企业减负。“实体经济新十条”中,也有7条是专门针对“降成本”的。深圳要充分释放其中的政策红利,并在政策可行和条件匹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加码、升级,让企业得到更多支持、更大实惠,放开手脚去创新、去竞争。

同时,要突出重点,在创新上做文章,主攻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创新容易成为无本之木。深圳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驱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为城市的未来发展蓄积强大后劲。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