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广西百色河池扶贫近两年 深圳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圆满成功
读特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张智荣
2018-08-24 20:42

8月24日上午,深圳对口广西百色河池就业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深圳人才园召开。记者获悉,在全国精准扶贫试点期间,深圳作为精准扶贫工作试验田,坚持发挥深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优势,不折不扣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其创新举措被吸纳进国家人社部的政策文件。

记者获悉,2016年9月,深圳对口扶贫协作任务调整为广西百色、河池。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我市各级人社部门把就业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落实,市、区统筹推动,强力推进就业扶贫各项任务。

首先,通过建立跨区域协同对接机制、构建纵横衔接扶贫工作机制,深圳从实际出发,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扶贫工作机制。统筹全市人社系统扎实推进各项就业扶贫工作举措,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精准扶贫新格局,确保各项精准扶贫措施落实到位。

其次,深圳大力实施就业扶贫行动计划,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通过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有序开展现场招聘,以及常态开展远程招聘,提高招聘精准度,着力稳定存量、扩大增量。一年以来,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共计举办招聘活动34场,新招来深贫困劳动力758人。

再次,深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市级机构统筹管理组织协调,区级跟踪指导做好岗位储备,街道实地核查完善信息,确保人员跟进到位。我市开展对口帮扶广西以来,目前跟踪服务在深贫困劳动力14557人,其中8888人正常就业,761人灵活就业。与此同时开发信息系统,通过统一入口和出口管理,实名管理已在深就业贫困劳动力,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大数据优化扶贫管理,推动就业扶贫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

此外,深圳构筑培训体系,探索智力扶贫新模式,共举办各类就业培训共38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503人次。我市公办技工院校面向广西百色河池贫困家庭学校实际招生90名。一是强化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力度。二是发挥我市技工教育优势,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搭建人才对接平台,其中深圳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新型学徒制”智力扶贫新模式;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同步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张智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