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先锋书店诗歌奖揭晓!韩东、里所、柳向阳获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文/图
2021-04-11 19:11

记者4月11日从先锋书店处获悉,首届先锋书店诗歌奖经过约7个月的评定,先锋书店诗歌奖评委会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甄别,并最终遴选出三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韩东获评先锋诗歌奖,里所获评先锋青年诗人奖,柳向阳获评先锋诗歌荣誉奖。据悉,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颁奖典礼将于4月17日下午在先锋汤山矿坑书店举行。


为充分利用先锋书店的诗歌资源,鼓励当代诗歌创作,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诗歌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由先锋书店主办、磨铁读诗会协办的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于2020年9月11日创立。

立足于先锋书店“开放、独立、自由、人文”的经营理念,以专业而诚恳的态度关注并挖掘对中国当代诗歌有独特诗学和美学贡献的当代汉语诗人,彰显独立自主的诗歌精神是先锋书店诗歌奖的评奖宗旨。

先锋诗歌奖获得者:韩东

1961年生,小说家、诗人,“第三代诗歌”标志性人物,“新状态小说”代表。著有诗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随笔言论集等四十余本,导演电影、话剧各一部。

【在文学作坊中,先锋的意思并非单向度地、线性的“向前”,而是自由自在,止于至善,怎么都行。洪流涌向前去,后面水落石出,独立、清晰、顽固、持久,“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拒绝媚俗,总是挺身握笔于对陈词滥调的颠覆中,这就是先锋。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先锋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而是创造者师法造化,以彰显天赐之才的技艺。韩东的写作是得道的,有德的,充满仁心。有无相生,通过韩东式语言,一直在唤起读者对世界之荒诞、拜物教之虚无的觉悟。

在同时代人的写作中,韩东一直是有口碑的作者。“诗到语言为止”,不仅仅是一个美学主张,这个论断其实暗示的是现代性的某种潜在要求,就像“文学改良刍议”那般重要。“诗到语言为止”,意味着新诗从本质主义(小资产阶级抒情主义)到现象学的深刻转变。青年韩东人微言轻,先知般的预言并未引起重视。他仅有少数同道,被称之为第三代诗人。

至少四十年前,他已经写出了中国白话诗运动以来最好的那批诗中的几首。如果拋弃成见的话,这些诗(从胡适、郭沫若、鲁迅、卞之琳、艾青到北岛……)足以在某种程度上(量还不够)媲美中国古典诗歌。诗,小说,随笔都有堪称经典的篇章,他是我们时代最值得尊重的少数作者之一。《韩东的诗》新诗史必须提及。最近出版的《五万言》《六短篇》都是罕见佳构。以文为生,持续四十年之久,他完全不像一位大师,或许他的写作就是要与这个称号保持距离。这是个会将写作这个活计持续一生的作者,贫穷而坦然,接近一位圣徒。

无法用好坏来评论韩东,他的写作是一种置物。“写,置物也。”(《说文解字》)。著作等身,“韩东的”,已经成为一种不断生发着的文字空间。那种毫不张扬的形而上想象力令他的语词具有某种超越性,他确实为朴素赋予了一种精神品质。韩东语在汉语中有着强烈的辨识度,可谓韩东主义。

相对于古典汉语,韩东相当陌生,也正其如此,汉语在韩东的写作里获得了新的空间。】

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评委会

于坚执笔

| 韩东代表作

《奇迹》

门被一阵风吹开

或者被一只手推开。

只有阳光的时候

那门即使没锁也不会自动打开。

他进来的时候是这三者合一

推门、带着风,阳光同时泻入。

所以说他是亲切的人,是我想见到的人。

聊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

当时我们始终看向门外。

没有道路或车辆

只有一片海。难道说

他是从海上逆着阳光而来的吗?

他走了,留下一个进入的记忆。

他一直走进了我心里。


《奇迹(2)》

坐在他的身边我就安心了。

垫子那么软,友人如此亲切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一个跳伞者终于落地

感觉到阳光、大地的芳香

他懒洋洋地不想起身,踏实了。

其余的好处都是额外的馈赠

虽说它们一直在那里。

可以拆除这栋房子、这个城市

甚至拿走沙发上的软垫。

我可以坐在一块石头上

身处任何旷野

只要他在我身边,或者

降落到离他两尺远的地方。

那天也没有讲经论道

聊的是迪士尼和电影市场

我们就像从跳楼机上下来

品尝一顿真生命的晚餐。

面条确有面条的味道

人也有了人的样子

每颗动物的心都因他安驻在温热的身体里。


《奇迹(3)》

他坐在垃圾堆上

大声地向我问好。

又瘸又瞎,但为何会如此快活?

和所有的人一样

他拥有此刻的阳光和鸟叫

就像为这样的公平而欢欣不已。

此外,他比我们多出了一枚蚕豆

因为牙齿缺损始终抓在手里。

“我请你吃蚕豆。”却没有送出去。

捡了一辈子的垃圾,很快

他也将成为一块垃圾。

一整天的春风和欢笑。

在天完全黑下去之前

他的慈悲又照亮了这里好一会儿。

最后他说了句“再见!”

当时我们已经走了

他是对这个即将逝去的世界说的

饱含着永诀的畅意。

先锋青年诗人奖:里所

诗人、译者、画家。1986年生于安徽,12岁时移居新疆喀什并在那里度过中学时代。2006年开始写诗。200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应邀参加莫斯科诗人双年展和麦德林国际诗歌节。2019年获美国亨利·卢斯翻译奖金并成为佛蒙特艺术中心当年的驻留诗人。出版有诗集《星期三的珍珠船》,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关于写作:布考斯基书信集》。举办有个人画展“诗人和猫”(北京,2017)、“猫的冥想”(北京、上海,2019)。

【里所正越来越成为一位重要的诗人。这位80后一代中的后起之秀,近年来迅速成长为这一代中最受关注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当前最受关注的女性诗人之一。

里所的诗歌,既有一种传统的典雅与精致,又有一种敢于进行强硬撞击的身体性;既有绵密细腻的内心,又有尖锐的冲突感和爆发力。这种奇特的综合,形成了里所脱颖而出的独有风格。

里所正在清晰地勾勒自己的诗歌面貌,气息纯正,内心光明而温暖,诗歌充满生长的欲望和生命的张力。这样的诗人,值得更多的期待。】

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评委会

沈浩波执笔

| 里所代表作

《那时我们是真需要彼此》

我们站在屋檐下

看姑姑家刚生产过的小母狗

瘦瘦却舒展地

卧在干草窝里

失去所有孩子后

她正慈爱地

奶着一只

饿晕了的流浪猫

这对跨越物种的母与子

奇妙地相拥在一起

回家路上紧紧

牵着手的我们

手心都出了汗

那天我们是真的

需要彼此


《鹅》

它伸长脖子直刺前方

扇开翅膀

啸叫着在我身后追咬

我吓得大哭起来

白鹅冠顶的肉瘤饱满而肿胀

两粒机警的小眼睛

闪着执拗的光

像极了一架直升机与一条蛇的

混合体


父亲一脚踹飞了那鹅

拽起我的毛衣领子

把我拎到自行车上

“你知道鹅为什么敢

追比它大很多倍的人吗”

见我摇头

父亲说鹅的眼睛

像一个凸透镜

它看到的一切事物

都变得很小很小

它才总有巨大的自信


多年后我想起这场对话

眼见父亲种种集勇气

自负于一身的时刻

眼见他经受的每一次挫败

我终于知道了

父亲就是那只鹅


《星期三的珍珠船》

当秋天进入恒定的时序

我就开始敲敲打打

着手研磨智慧的药剂

苦得还不够,我想

只是偶尔反刍那些粘稠的记忆

就足以沉默

要一声不出地吞下鱼骨

要消化那块锈蚀的铁

我想着这一生

最好只在一座桥上结网

不停地画线

再指挥它们构建命运的几何

我必定会在某一个星期三

等到一艘装满珍珠的船来

先锋诗歌荣誉奖:柳向阳

河南上蔡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现为《中国三峡》杂志总编辑。有诗、散文及诗歌研究论文见于《花城》《诗刊》《十月》《译林》《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文学(学术)期刊。翻译出版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诗集《拒绝天堂》、《诗全集》,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加里·斯奈德诗集《砌石与寒山诗》《山巅之险》。

【柳向阳的诗歌翻译既有着诗人的性情与风度,又体现了翻译工作的专业精神。他对于所译诗人的选择一向苛刻,多年来,他致力于杰克·吉尔伯特、露易丝·格丽克、加里·斯奈德等少数几位诗人的翻译,在立足于信达雅的同时,以求做到精准而又不失诗性。这种在想象体悟和求真意志之间的博弈,也让柳向阳时刻处于创造与反创造的较量中,这也许正是他从事诗歌翻译的内在动力。在几位风格不一的诗人之间游走,柳向阳如何将其独特诗意通过现代汉语进行转化和传达,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他不仅要进入到诗人的精神内核,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建构诗性与语言创造融合的可能。202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里克的诗歌,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转换,既书写日常经验,又不乏玄学色彩,柳向阳的翻译也许就是要在这虚实交替中找到切换的秘密钥匙。他毕十余年之功翻译格丽克的诗,就是试图译出女诗人那种敏感的倾诉美学,有时诉诸张扬的激情,有时又变成内敛的祷告,他于细节展现中见真情,而在诗的升华上又通向了某种无限之意。】

第一届先锋书店诗歌奖评委会

刘波执笔

| 柳向阳代表作

《苹果粥》

这香气四溢的苹果粥

让我欣喜不已——

白米、苹果和清水的交融

像你的睡眠抱着我的梦

我终于明白:一只苹果里的糖

对我已经足够

对甜的热爱

让我一次次拒绝了手边的糖匙

我无限热爱的苹果粥

让我温暖、知足

“孩子,少往粥里加糖

那种甜——有些不真实”


《早生华发》

他对着镜子,看自己早生华发

皱纹渐深,想起四十将到,五十还远

这人生抵达中途,他心中盘算

终点是七十,还是八十?总之大抵如此

三十四十而无艺,则无艺矣,他自言自语——

大势已去,要及早做好准备

他继续盘算:剩下的时间只是

如何淡出,淡出,直到被人完全忘记


《就这样面对一堆篝火》

湿湿的温暖。诉说。沉醉

就这样面对一堆篝火

从一片白纸上升起

遥远的童年,秋季的田野

红薯已经烤得焦黑,飘溢着香味

我们开始品尝胜利的果实

一粒种子发芽,开花

一瞬间长大成人

微笑如月,快乐如铃

最后一根火柴了,她擦燃

照亮一个美丽的圣诞夜

她面颊温暖,一路喊着奔向奶奶

回忆。头发被露水打湿

天将破晓,分别在即

脸上还沾着昨夜的柴灰

夜深人静,一阵昏昏沉沉

我干脆撕碎了这张白纸

又从梦想回到了现实

(原标题《首届先锋书店诗歌奖揭晓,韩东、里所、柳向阳获评奖项》)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