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热度不减 户外作品亮点纷呈
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2018-05-21 16:03

2018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自本月11日开展以来,热度持续不减。该展览以罗湖美术馆为核心地标,打造馆内与馆外两大展区,全面向公众开放,让全球性的当代艺术与深圳市民形成互动。

让合适的艺术主题介入城市空间,并主动诠释城市精神,是本届双年展艺术诉求和引人之处。将全球最先锋的当代艺术在公共美术馆集中展出,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公众,影响公众,使当代艺术进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既重新构筑了城市公共生活的范畴,对于艺术家而言也是一种崭新的体验,不但有助于当代艺术的公众传播,也有助于艺术家从公众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

策展人方敏儿认为,采用“开放源”为主题,不仅符合深圳的城市气质,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态度和生产方式。它注重分享、互动、同创,将创作和展览视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深圳艺术家沈丕基作品《古老的感遇》,参观者可用任意物件作为交换,带走一片有艺术家签名的蚝壳。21日上午记者在馆内看到,蚝壳已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近几日观展市民留下的物件,如名片、小雕塑、纪念册等,值得玩味。策展人唐泽慧说:“我们编写展览的“源代码”,并将这个“源代码”开放给公众,由他们自由阐释、改编、二次甚至多次创作,汇入到这个生长性的展览中。”

户外作品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陈文令作品《别开异境》根植于现代神话,并进行解构与祛魅。人、树、鸟、猪、猴、蛇的组合,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树干上垂下的枝叶具备了座椅的功能,使整件作品充满公共性与视觉冲击力。许倬尔在现场呈现了一轮具有魔幻色彩的蓝色“月亮”,傍晚时分观看效果最佳,代表真实空间中出现的时间与空间的截面,它将原有的空间打破,又包容着由真实空间转向虚幻空间的丰富过渡。同样从月亮中得到灵感的黄玉龙,则将月亮带来的温暖转译为放大化的发光几何体,象征城市高楼大厦的抽象化形态。它们散落于罗湖美术馆室外广场的公共空间,希望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温暖与爱。

该展览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支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深圳市罗湖区文化体育局协办,深圳市雏声初引艺术服务中心承办。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9日。

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