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LOFT公共艺术展开幕 “象外之景”中探讨生活
读特记者 张锐 文/图
2018-05-05 19:20

4日,“象外之景”——OCT-LOFT公共艺术展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开幕。本届公共艺术展以中国园林为出发点,探讨创意文化园区连接现代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种种可能。在5月5日到8月5日为期三个月的展览中,通过七组户外当代艺术作品及临时公共建筑空间,结合论坛、分享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邀请艺术家、学者和游人共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等问题。

在何健翔建筑装置《圆·林》内,艺术家们分享各自创作理念

此次“象外之景”艺术展特别之处在于,将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创意园区相结合,回归“园林”概念本身,它不再是一个用来诠释艺术家创意的公共空间。选取中国传统园林作为参照对象,巧妙借用中国园林的建筑理念,通过户外艺术作品订制、临时建筑空间订制、讲座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创造一个多元的场域,探讨创意园区连接现代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种种可能。

当天,7名参展艺术家带来的7组户外当代艺术作品及临时公共建筑空间集体亮相。其中,广州独立建筑师、城市学者何健翔的装置建筑《圆·林》格外引人注意。以白色PVC圆管为建筑材料,内亭地台的圆管填充泥土并播种草籽,日后自然生长为绿色地台。亭子外围和顶部采取悬吊方式,使整个亭子呈现出轻盈飞舞的动感。意在热闹地园区内辟出一个安静的空间供大家进行思想交流分享。艺术家萧昱以竹子、钢筋、麻绳为材料,将竹子破开并弯曲,互相缠绕造型,占据空间,意在表达作为个体的人因打开自我,融入他人协作,才能标的更强大精彩,以“破竹”和“结竹”的行动对竹子进行解构和建构,生成抽象审美形态的装知作品,在园区内形成互相交错的宏大景观。

在开幕仪式上,主办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邀请观众一起,与艺术家尹秀珍、杨心广现场完成各自的公共艺术作品。尹秀珍的作品《种植2018》以汽车尾气管为材料,将上百根形态各异的汽车尾气管倒插水泥墩上,填充泥土后,尾气管的功能转换为植物培养器皿。由此,主办方提前邀请部分市民来到现场将自家植物移入这个“公共花坛”。

该互动装置意在探讨人与人、人与工业生产和自然造物之间的关系。而艺术家杨心广的作品《小路》,将7000课微型模型树种植在开幕式导览现场,通过来访游客的踩踏形成道路。这项融入行为的作品一方面表达了人与自然互动时互相塑造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现代人对自然过分干预的行为。

在策展人沈瑞筠看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处处体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从而构成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中国园林的营造体现一种立体的时空关系和整体布局的思想,建筑、山石、水系、植物和人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集群。沈瑞筠希望公众与艺术家能够在创意园里共同探讨现代生活的问题,并期待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办法。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