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好安全生产?没这5面“镜子”可不行!
深圳安监微信公众号
2018-03-10 16:37

生产中保证安全,需要做大量工作,比如出台指导文件、排查隐患、推广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理念等,同时也需要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

基于此,大家如果在安全生产中用对了这些“镜子”,那么工作可能会事半功倍。

出台文件,用“望远镜”

文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基层,统揽全局,为安全生产提出真正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所以制定文件的人,一定要深度了解基层,深知规章制度、安全知识,才能把握全局,做出有预判性的策略,对突发事件有解决方案。

排查隐患,用“显微镜”

排查隐患,最好是能全面具体,不留死角,反复排查,防微杜渐,将细微的隐患放大处理,才能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像显微镜能够看到物质的机理一样,观察到隐患时,要深究下去,分析隐患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根除隐患,而不是治标不治本。排查隐患后,还需要做好总结工作,让每次的工作经验都能运用到下次工作当中去。

宣传教育,用“反光镜”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安全培训时,用行业内重特大事故作为教材,不仅要说明具体事故,还要深层次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普遍适用的建议,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警示负责生产安全的人员,使其举一反三,不断反思,引以为戒。

提升理念,用“多棱镜”

莫被一个视角局限,企业除了利益和文化建设,还应该考虑到安全,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安全理念宣传意识。就像多棱镜一样,不止一个面。一个企业的理念也不能只有一个方面,而是要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有创新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境界。



讲究责任,用“放大镜”

事故发生后,要讲究“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生产管理,最不能少的就是较真劲儿,对于小错误、轻过失,放大处理,不是斤斤计较,而是一种认真工作的作风,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只有对隐患及时处理,对过失严肃处理,才能让所有人引以为戒。



所以你看,想干好安全生产,没这5面“镜子”可不行!安全是生产的生命线,愿所有安全生产作业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够善用“镜子”,勇于分析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编辑 陈湛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