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凯电子IPO折戟!今年来逾百企业IPO搁浅
读特新闻记者 马扬洋
04-16 18:05

4月15日晚间,科凯电子撤回IPO申请,2024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终止审查企业逾百家。资本市场入口严监管对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正在显现。而5天前,朗视仪器同样撤回上市的申请,终止了登陆科创板的计划,成为4月份以来终止IPO的四家医药企业之一。读特记者就此致电朗视仪器,询问后续安排,至记者截稿时,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未回复。

“撤单”“督导”“不过会”, 这是近期监管“两强两严”指引下企业IPO的真实写照,而资本市场新“国九条”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上市门槛。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发现,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6日,今年有逾百家企业主动撤销上市申请终止审核,远超过去三年同期撤单企业数量。

科凯电子终止创业板IPO 原拟募资10.01亿元

4月15日晚间,深交所更新发行上市审核信息,终止对青岛科凯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凯电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科凯电子是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公开信息显示,科凯电子2023年6月26日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目前已经过两轮问询。科凯电子原计划募集资金约10亿元,其中补充流动性2.9亿元,在所有募投项目中金额最高。

据了解,科凯电子的主营业务为高可靠微电路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器、光源驱动器、信号控制器以及其他微电路产品。根据科凯电子财务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科凯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1.47亿元、1.70亿元、2.72亿元、1.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23.08万元、4968.95万元、1.63亿元、9694.73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1年度分红8720万元,远超当年度净利润,该大额分红也被交易所反复问询。

朗视仪器终止了登陆科创板的计划

4月10日,北京朗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朗视仪器”)同样主动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上市的申请,终止了登陆科创板的计划,成为4月份以来终止IPO的四家医药企业之一。此前,朗视仪器已经针对首轮问询进行回复,其中,包括产品市场空间在内等问题,成为上交所关注的重点。

IPO文件显示,朗视仪器主营业务为医用锥形束CT(CBCT)及其配套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口腔锥形束CT和相关图像处理软件。而且,朗视仪器还是国内最早研发口腔锥形束CT的企业之一。由于具有先发优势,朗视仪器目前在国内CBCT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但就口腔锥束CT本身来说,其作为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一个分支,相对于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自身的规模并非很大。根据头豹研究院,2016-2020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338.3亿元增长至514.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1%。预计2021-2025年将以9.7%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2025年将上升至815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我国口腔CBCT市场规模为25.72亿元,而根据智研咨询的预测,以2025年当年国内口腔CBCT预计设备增量市场为23.8亿元、更新市场规模为29.7亿元计算,届时的总市场规模也仅为53.5亿元。

4月16日,读特新闻记者与朗视仪器综合管理部取得联系,询问后续是否有其他的上市安排等,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表示会转达至公司证券部后回复,但至记者截稿时,还未接到回复。

年内超百家公司撤回IPO

今年以来,IPO终止数量达到同期历史高峰。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今年有逾百家企业主动撤销上市申请终止审核,远超过去三年同期撤单企业数量。

(截图来自wind金融终端)

融资统计的IPO季度统计也可明显看出,今年同期和去年、前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

(截图来自wind金融终端)

而IPO撤回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IPO全流程严监管是“撤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海通证券指出,新“国九条”围绕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持续监管、健全退市制度等多方面提出系列政策,进一步把好上市公司“入口关”、畅通“出口关”,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上市制度方面,意见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预计发行上市制度将升级迭代,从源头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

华金证券指出,新“国九条”明确要求提高上市标准、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从严监管分拆上市,从源头做起对拟上市公司经营、财务绩效、承销保荐、上市标准、估值、利润分配和小股东保护等各个环节全流程查缺补漏,全面升级监管,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的发行秩序和生态,从源头提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和获得感。

中信证券的一位业内人士4月16日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今年以来的IPO撤单潮是市场对严监管的一种自然反应,“撤单激增主要是监管部门的严查严管、对IPO的审核标准提高了,政策层面发生了变化,市场就发生了变化,产品空间不大、盈利能力下滑或者业务过度单一的企业现在会主动终止审核。也有一些企业是暂时撤单,通过先撤回后完善材料的方式,达到最新的IPO监管要求。”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马扬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