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AI复活”,在科技与伦理之间
晶报记者 李岷
03-05 07:41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临近清明,网络上有条新闻成为焦点——“10块钱即可AI‘复活’亲人万亿级赛道已悄悄萌芽”。据报道,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的女儿去世后,他利用AI技术,使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不仅可以唱歌,还能对话。另据报道,2022年起,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90后”张泽伟,通过为普通人定制“AI数字人”,一年内完成653个订单需求,平均一单几千到1万元不等,有年轻人希望拥有偶像的数字分身,也有母亲找他“复活”癌症去世的孩子。

记者在张泽伟接受采访的视频中看到,他所制作的AI数字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智能驱动,通过收集人的形象、声音等数据,制作出虚拟的数字人形象,可以与之对话。另一种是人为驱动,给真人换上逝者的形象和声音,在线上实时互动。对此,网友们的感受也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是科技的温暖,让人感动至深。电影《流浪地球2》里图丫丫的故事被搬进了现实。而另一种则认为,“AI复活”,是不是对逝者的不尊重?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善意的谎言背后,终究是谎言。

记者认为,“AI复活”这项技术背后潜藏了肖像权侵犯、隐私数据保护和AI诈骗等巨大的灰色地带,这一新兴产业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监管条例和行业标准,因此是存在着极大的道德与伦理之争的。“虚拟亲人”或许从某一方面填充了生与死的鸿沟,但那些失去至亲的人,能否借此真正走出心底的伤痛呢?如果不能面对真正的死亡,“生与死”这个人类永恒的命题又将如何延续给我们的下一代,告诉他们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向死而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不由得想起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在2001年完成的经典影片《人工智能》,片子讲述了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此时,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科技手段之一。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以假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机器人小孩大卫,就是被制造出来用以缓解其“母亲”莫妮卡面对儿子生命危在旦夕时悲伤心情的。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卫最终被莫妮卡抛弃,他在躲避机器屠宰场的残酷追杀过程中,开始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希望成为真正的小孩,回到“母亲”身边。这是一个带有寓言性的故事,AI的觉醒,他对爱的渴望深深触动人心。片尾,迭代后,更加高级、形同外星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找到了水中沉睡的大卫,他们触碰到了他那机器内核里残存的对“母亲”的记忆,为他完成心愿,帮他短暂地回到了“母亲”身边,奔赴一场爱的终章。只可惜,“母亲”早已经忘记了这个“孩子”……

作为拥有高等文明的人类,用AI去复活,只是一种技术,而技术只能是手段,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是不能被任何手段所替代的。毕竟,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遗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图欣赏: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李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