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澎湃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式现代化深圳探索(上)
深圳商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01-31 08:3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恰如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演绎。

1月30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随之亮相。深圳以一连串亮丽的数字,交上了2023年的“成绩单”。2023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深圳以巨大的经济体量,实现稳中有进,殊为不易。

“三驾马车”的齐头并进,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有力前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元、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万亿元、增长7.8%;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12.5%,总量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通读报告,种种“新”意扑面而来。

深圳高新产业“新人”辈出。2023年,深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2.47万家。以此推算,深圳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每平方公里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提前并超额实现2025年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新人”的加入让深圳经济再添强劲动能,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

深圳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上新”。体外膜肺氧合仪、核磁共振设备实现国产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大学的两项创新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创新成果不断“上新”的背后,是深圳持之以恒的科技投入。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5亿元、增长11.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5.81%。

深圳消费“刷新”全国排名。凭借超万亿的社消总额,深圳成为广东第2个、全国第5个万亿元消费城市。深圳市场上也涌现出越来越多“新面孔”:2023年,老佛爷百货华南首店、前海山姆旗舰店、加拿大鹅华南首店、开市客华南地区首店等一大批知名度高、辐射力强的首店相继在深圳亮相。深圳迈入“万亿元消费城市”门槛,意味着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更加全面完善,意味着深圳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截至2023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累计40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前海累计8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民意速办、跨境数据交易、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高水平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正不断为深圳发展激发出更大动力和活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作为“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是深圳光荣的使命。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新”出发、向“新”而行,借由新举措、新赛道、新势能,创造更有品质的增长。涌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澎湃“新”潮,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新实践,让中国式现代化在鹏城大地有了更多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江晓蚕

(作者:深圳商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