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梗 | 为什么全网都在笑“我家子涵”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3-12-07 22:3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子涵,2023年大学新生的爆款名字,近期却出没于各类视频评论区。看到猫咪进食,有网友问:“我家子涵怎么不吃饭”。幼儿园小朋友跑800米,网友又开始整活:“我家子涵为什么没跑第一?”

全网玩梗“我家子涵”,看得人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个梗来源于一张网传图:

一位“子涵妈妈”在群里说孩子子涵被蚊子咬了,随后对老师兴师问罪:“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甚至质问,“为什么不咬其他人?”

这番话相当离谱,既透露出小题大做的荒谬感,也让人们从言辞激烈、莫名其妙的质问中,读出家长那令人窒息的保护欲。

一方面,“子涵”这个名字,在千禧一代成长的过程中屡见不鲜。聊天记录中的家长发言让网友发现了这个新的盲点。除了“子涵妈妈”的炸裂质问外,还有“梓涵妈妈”、“紫涵妈妈”在家长群中发言。网友发现,在同年龄段中,名字发音类似“子涵”的人数不胜数,既有“子涵、梓涵、紫涵”,也有“芷涵”、“智涵”等等。在00后的生长轨迹中,人们似乎都能在记忆中找到一个名叫“子涵”的同龄人。

另一方面,聊天记录里的“子涵妈妈”爱子之心切,护子之周全引发了网友们的调侃,这也何尝不是某种亲子、师生观念冲突的缩影。家长自然希望“我家子涵”能够获得最优质的资源、最细致的呵护,但面对集体的环境、有限的资源和老师有限的注意力,这样的诉求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打了折扣。

因此,网友们纷纷为老师打抱不平,“我家子涵”也成了二创文案,被用来调侃各类网络行为,逐渐演变成一个潮流热梗。

网友们进行的热梗“二次创作”。

有从事幼师行业的网友说,外行看乐子,真幼师已经开始“汗流浃背”了。

杭州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现实中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午睡时间,家长会发微信,让我们去看看孩子身边有没有蚊子。”一位幼儿园老师说。“幼儿园教室有长期备用的驱蚊水,但有家长觉得效果不好,还有家长要用指定牌子的驱蚊水,所以会让他们从自己家里带过来,然后老师在户外活动前和午睡前,给他们喷一喷。”不过,这位老师也提到,家长的态度不会像截图里的“子涵家长”那么咄咄逼人,所以家长提醒完,老师照做就可以了。

家长的一万个不放心,才是让幼儿园老师最为头痛的:

“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总坐在角落?”

“老师,太热了,把我家宝宝外套脱了吧。”

“老师,我家宝贝看上去怎么不太开心?”

“老师,我家孩子中午睡觉前要去上个厕所。”……采访完几位幼儿园老师,记者听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家长询问与要求。

碰到家长连续不断地追问“轰炸”,幼儿园老师会怎么回应?

“如果家长对孩子在园有疑惑的地方,我们会拍照片或视频给家长,让家长更直观地去了解。”有老师说,“因为有时候家长可能不是很相信老师说的,所以要让家长眼见为实。”比如,许多家长关心老师发来照片里孩子的“入镜率”。有幼儿园老师表示,现在老师给孩子们拍照片都要对学号,以免照片里有孩子没拍到。

“子涵体”之所以出圈,有对“巨婴家长”的讽刺,也有对教师压力的同情。从一个蚊子包展开连珠炮的追问,背后却是家校沟通的边界问题。

媒体报道,早在今年4月,一位家长在某论坛发帖,称发现孩子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售卖大量垃圾零食,认为对学生健康不利。于是他找到老板软硬兼施,限制货架上“不健康”的零食,还暗示自己认识工商局工作的人。

整个帖子言语间充满了正义和自豪感,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和利益。

今年8月,还有一个很离谱的热搜——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孩子买回来的一款韩式泡泡雪糕包装形似“避孕套”,质疑这种包装和雪糕的吃法会误导孩子。厂家只能紧急出来回应,“专利产品,已经生产销售20年”。

韩式泡泡雪糕

这种过度的“爱子之心”,为家长的过度干涉提供了太多借口,最终只将自身的浅薄与虚弱表露无遗。“我家子涵”在全网出圈,把问题展现在公众面前,并有机会催生出建设性行为——让“子涵家长”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荒诞,从而回归理性,尊重客观事实。

当然,媒体评论也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玩梗要适度要有底线,不能因玩梗而误伤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子涵。一方面,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美好祝愿,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不该一朝沦为笑柄和谈资;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大规模传播与发酵,可能导致名叫子涵的孩子们遭受言语暴力、班级排挤,热梗也就玩成了烂梗。

(综合来源:南风窗 潮新闻 正观新闻)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