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佛山功夫”与“东莞力量”集聚“万亿元俱乐部”,制造业新经济还看今日大湾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李忠/图
2023-11-29 17: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有两个城市获誉“世界工厂”。一个是以家具、家电、装备、铝材、陶瓷等为支柱产业的佛山,主打内源性经济,“有家就有佛山造”口号响亮;一个是以电子信息、手机制造、服装鞋帽等为支柱产业的东莞,着力外向型经济,素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之说。二者作为制造业重镇,毗邻广深,前景阔达。

近日,2023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峰会在佛山举行,根据现场发布的《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来看,入选企业最多的城市排名为深圳(133家)、佛山(70家)、广州(68家)、东莞(55家)。佛山有9个千亿产业集群,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其次是东莞(7个)、深圳(6个)、广州(5个)。

佛山不“无影”,物质与精神“家底”双丰厚

记者在“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中了解到,佛山制造业“家底”丰厚,众多明星企业如维他奶、碧桂园、格兰仕、燕京啤酒、海天味业等,都由这里出发。2019年,佛山便跻身GDP“万亿元俱乐部”,成为广东继广州、深圳之后第三座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在全国千亿产业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佛山是唯一不依赖计算机通信电子业的制造业强市,电气装备制造业为其核心竞争力。

最初,佛山发展电气装备制造业是给其家具、陶瓷等优势产业提供配套支持;后来,善于把握机遇的佛山人将家电制造产业集群打造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佛山,每秒钟有2个电饭锅下线,每分钟能生产100台微波炉,每小时能生产273台洗衣机,每天能生产超过2万台冰箱,每年能生产2300万台空调、17亿只电子元件以及20亿只电光源。”

佛山中小企业“抱团出圈”。风头正夯的“小家电第一股”小熊电器,逐步摆脱依靠代工厂的生产模式;家电行业巨头美的集团,如今朝着立足本土、自创品牌方向出海转型。这样的发展路径,是佛山大多数家电企业的选择。民营企业成为佛山GDP保持活力的一大引擎。2023上半年,佛山GDP达到6070.77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三。自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

当前,这座城市的产业之核、创新之源,聚焦于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为广东建设“万亩千亿”园区载体的重要部分,着力发展机器人、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硬科技”新兴产业。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业当家”,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电子核心、生物医药与健康、生产性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

其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支撑的“百千万”创新空间优化工程,培塑“百亩佛山创新灯塔社区”“千亩产业加速器”“万亩产业园”高端创新载体。目前,园区内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5个、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17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7家、省级及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9家,成为创新创业热土。以C2B驱动生产、O2O贯穿终端运营的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即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典型。

在“软实力”方面,佛山的岭南传统文化底蕴则比它的“闷声发大财”来得更为出名。黄飞鸿、“佛山无影脚”、叶问咏春拳等流派武术,以及醒狮、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是佛山的精神“家底”。其非遗文化名片不只有咏春,还有香云纱和石湾陶瓷。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陶)市场部部长胡琪介绍,新美陶从60多年前一家单纯生产美术陶瓷的小厂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陶艺基地,正守正创新、熠熠生辉。

胡琪表示,以往的陶瓷商品多为传统仙道佛形象,受众接受范围较窄。新美陶遂推出生肖陶艺、家居陶艺、文创陶艺等推陈出新的产品,更讲究生活化“好意头”,拓宽受众选择面向。新美陶也与一些老字号企业进行跨界联名,让越来越多年轻群体认识石湾陶。其市场化的灵活探索,有赖于2006年转制,新美陶突破桎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走出石湾陶艺发展的新思路。

佛山顺德诞生过许多“第一”,如中国第一台柴油机、中国第一台双门双温冰箱、全球第一台消毒柜等。这些全国乃至全球第一,见证广东工业奋进史。顺德现代工业由20世纪70年代末“三来一补”外资模式“头啖汤”尝试企业——大进制衣厂的横空出世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顺德率先进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产权改制,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成为其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集群式齐头并进的滥觞。

东莞强“引流”,晋升超大城市“羽翼丰满”

而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则诞生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莞虎门。1978年,太平手袋厂在此开业,外资的涌入给这座农业小镇带来新设备、新材料等生产要素,为其开启从农业到工业的第一次转型。率先探索对外加工贸易模式,也令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创立的一种企业形式。它由外商提供原料、技术、设备,由中国大陆企业按照要求的规格、质量、款式,进行加工装配成产品交付,并收取加工劳务费、增加外汇收入。彼时,中国改革开放列车与香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不期而遇。

记者了解到,太平手袋厂的第一任厂长刘艮,生在旧社会,做过童养媳。她是称职的妻子、负责的母亲,也是有能力的主任。工作中,她雷厉风行、亲力亲为,奋斗在生产线上;生活中,她常常一边钉着纽扣一边叮嘱孩子们要努力、勤奋地做人。当年,深圳到虎门的道路很烂,往返一趟需七八个小时车程。刘艮便与厂里的“见证号”缝纫机一般,勤勤恳恳运转40载。

在她的带领下,太平手袋厂以“质量就是生命”为前提,采用全新运营机制发展,给计划经济体制之内封闭多年的工人形成强烈冲击。按件计酬方式,极大程度释放每个人身上的生产力。每个月,学徒能拿到六七十块,老员工则摇身一变为“百元户”。这些员工多为女性,太平手袋厂便配备幼儿园,提供三岁以下孩子的托管服务,妇女的产假达到56天。

时间回到2023年,本月,东莞虎门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决战“双十一”。众多女性主播成为其网红头部卖家群体的重要一环,影响力通过互联网链路辐射全国。东莞没有自主品牌,便遂促进虎门服装产业聚拢。目前,该园区已入驻电子商务企业300多家,形成以国内外电商服务机构、电商品牌、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创业孵化等业态齐头并进的生态产业园区特色。各种业态互相“抬轿子”,人才、信息源等各类服务在园区内越聚越好。

“最直观的物流数据反映在快递量,每天由该园区发出的快递量占东莞的20%至25%。”东莞市虎门电子商业协会代表李如介绍,虎门服装网络销售出发较早,2012年,其率先成立镇级协会,如今东莞国际电商节已经举办十届。政府买流量、平台聚流量、基地汇服务,虎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服装服饰电商重要基地,“东莞制造,虎门网销”正成为城市崭新的经济名片之一。

据悉,东莞虎门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向“数字产业”模式转变,带动电子商务新经济发展。2022年,虎门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网上销售额573.8亿元,增长3.2%。虎门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及个体户超10000家。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达5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逾15万人。物流货运企业110家,华南区总部或东莞分公司注册在虎门的快递企业26家,快递企业分支机构65家,末端网点47家,从业人员达15000多人。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3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这般人口吸引力,与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之后,东莞的出口贸易实现快速发展,一度创造比亚洲“四小龙”起飞时速度更快、周期更长的高增长奇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每5件羊毛衫就有一件是在东莞生产”、“全球每四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在东莞制造”、“世界上每5台电脑就有一台是在东莞制造”……大疆、康佳、顺丰、欧菲光、蓝思科技等大型企业相继在东莞集聚,诸多来自深圳的重大投资项目也将制造乃至研发环节落户东莞,掀起东莞承接深圳产业溢出和科创制造强市建设热潮。

中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于东莞松山湖建起,在航天航空、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催生一批源头创新的硕果。“国之重器”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也为东莞注入更多新鲜科创力量。为此,东莞不断“筑巢引凤”。

东莞滨海湾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科技金融局二级主任科员邵闯提到,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入驻该社区的企业、机构提供完备的扶持政策。目前已入驻的约150家企业中,超过八成属于港澳台侨企业,涵盖新媒体、电子信息、科技、文创、新能源等行业,入驻企业最高可获得约2800万元奖励,个人最高可获得31万元奖励和15%个税优惠,东莞“真金白银”支持港澳人才创业。

2023年,广东共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数量位列全国第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引领作用显著。作为珠三角综合性大镇之城,佛山和东莞各自分别有15镇入围2022年中国百强镇;在2023年全国十大强镇排名中也榜上有名;更领衔2023中国高质量发展500强镇广东名单。如今,各辖32镇的两市除在“万亿元俱乐部”集聚相遇,也将持续为制造业创新升级迸出火花。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李忠/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