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蹭酒席”随礼100元被指太少,年轻人能否摆脱红包“绑架”?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2023-09-20 11:14

今年9月,浙江嘉兴的大三学生小西(化名)和朋友参加了一场陌生人的婚礼,两人各随了100元的份子钱,遭到部分网友质疑,认为她们随的钱太少。

01

大学生想体验婚礼吃席

9月18日,小西告诉记者,近一个月前,她突然萌生了“去吃席”的想法,和朋友聊过后,两人在交易平台上挂了一个链接,询问有没有可以蹭的酒席,表示“可以随份子钱参加”。

9月13日,她收到了一条私信,一位新娘告诉她,3天后自己即将举办婚礼,原定的一些朋友没办法到场,想补充点人气,询问她和朋友是否能以“新认识的朋友”的身份到场。小西一口答应下来,她没想到一时兴起的想法能够实现,“特别激动,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小西称,由于她和朋友都不太了解本地的礼金习俗,但又不希望“吃白食”,因此向新娘询问了相关问题。两人的聊天记录中,对方表示不需要给礼金,“我也不收礼金什么的,就是那桌订了,放着也空。”

小西和朋友觉得这样不好,当天,她们各自揣上100元的红包,按照约定前去参加婚礼。两人和新娘的朋友们坐一桌,小西很紧张,也有些焦虑,除了怕被认出来,还有一种参加陌生人婚礼的不可思议。

她表示,婚礼现场的氛围很好,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婚宴,但这是自己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这么隆重的场景,“司仪讲话的时候,感觉特别庄重。”小西回忆,新娘的父亲把她的手交给新郎那一刻,她的心情很复杂,“看到别人能幸福,还是很感动的。”

小西称,婚宴上的菜都是本地的特色菜,主要是一些海鲜,两人吃得很开心。此外,她们还收到了礼盒,里面包含喜糖、一瓶蜂蜜、一盒蜜枣和一包烟。

一开始,小西以为是在嘉宾进现场时给红包,但一直没能找到登记点,直到敬酒环节,看到别人递红包给新娘,她才知道礼金要这么给。小西说,一开始,新娘并不想接受她们的红包,但后来,两人硬塞到了她的手里。

她称,本来希望能和新娘相互添加联系方式,但敬酒结束时已经晚上8时许,举办婚礼的酒楼距离学校有段距离,她们只能先匆忙离开。

02

被质疑后,当事人回应

回到学校后,小西将事情记录下来,发到社交平台上。面对部分网友认为两人“随的份子钱太少”的质疑,她表示,因为两人是学生,确实拿不出特别多钱,但又不好意思不给,才会选择随100元。

此外,她认为,各地风俗不一样,她们不太了解当地的礼金数额,生长环境不同的大家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自己对这些质疑并不介意。

小西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擅长社交的人,之前的大学生活中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这是一段非常难忘和奇妙的经历,“我会一直记住。”

小西和新娘的聊天记录。图/受访者提供

03

礼金到底要随多少才合适?

礼金也叫份子钱。在传统社会,每逢结婚、生育、乔迁等人生大事,亲友便会以凑份子的方式,贡献一份力量。如今,一家一户办婚礼也不难,礼金则更强调社交属性。

既是社交,就需要点双方的默契,只要能宾主皆欢,那这礼金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可是,各地风俗不同,经济社会也在发展,一句简单的约定俗成,已经难以概括礼金江湖的复杂。比如,同是100元礼金,放20年前已算体面,可如今总不免担心被人背后指点。

事关脸面、人情、关系,礼金这门“大学问”显得复杂又微妙。社交平台上,总有不少教学帖、疑问帖,专门讨论不同关系、不同地域的人应该给多少礼金,可总难有个定数。

有时,礼金甚至还会“内卷”,比如某地曾默认礼金为200元时,总有人觉得,给300元才“够意思”,结果人人都想“够意思”,300反而成了基准线,水涨船高下,工资未必涨多少,份子钱倒是一年比一年给不起了。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礼金给少了伤感情,给多了伤钱包,可小心翼翼地斟酌,难免会影响双方的体验。有时,结婚邀请朋友,本想分享喜悦,结果朋友在酒席上,边吃边在心里不停念叨:“八十、八十……”,一场婚礼下来,新人的脸没记住,尽在算账了。

如今,办婚礼、收礼金,大多是图个喜庆。礼金给多少、怎么给,新人和宾客之间完全可以商量着来。真正的亲友,并不需要多少钱才能维持住关系,只要双方高兴,礼金随多少都合适。

(央视网综合九派新闻)

(原标题《大学生蹭酒席随礼100元被指太少》)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周斐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