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深圳学校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成了“香饽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锻炼,为大家增添了新的幸福感。
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是盘活现有体育设施、增加公共运动资源、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举措,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学校附近居民就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实现体育设施资源共享,也有助于拉近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让社区居民更关心、更支持学校的发展。
对于正在加速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深圳来说,织密15分钟健身圈是必修的重要功课,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从暑期校园的热闹程度也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这件事做到了市民的心坎上。开放学校可线上“一键预约”,预约方便、无须抢订,让家门口“沉睡”的体育场地“活”起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回应了民生关切,更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也存在诸多考验。从学校执行情况来看,有些学校对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还心存顾虑,设施损耗、人员管理、维护维修、安全保护等现实困难带来了一定的管理压力和经费压力。而从市民反馈来看,市民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也有着更高的期待,建议部分学校场馆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有条件开放室内场馆运动项目,等等。这提示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要想开得好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让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这项利民之举长久持续下去,在市民与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双向奔赴”,需要多方努力。有关部门要从制度安排与创新上彻底打消学校方面存在的顾虑,既要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措施及实施细则,也要有必要的财政保障,让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置身于监管之下,调动学校积极性。广大市民群众也当配合学校的合理安排和要求,珍惜、利用好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同为全民健身、健康深圳事业尽心尽力。
(原标题《特评|学校体育场地开放 开得了还要开得好 》)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周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