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孤岛”里的中国温度 纪录电影《不孤岛》口碑飘红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06-05 00:53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纪录电影《不孤岛》口碑持续走高。5月26日上映的纪录电影《不孤岛》中,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被呈现于大银幕。苦中作乐的保安、相濡以沫的工地夫妇、瞒着家人前来支援的民企负责人、用歌声向内地建设者道别的香港女警司……《不孤岛》将镜头对准10位普通人,通过一个个日常而温馨的镜头,展现了内地与香港的守望相助,让观众感受到新时代的中国温度和建设奇迹。该片目前正在热映之中。

从“无常”转变为积极乐观的“如常”

2022年3月6日清晨,第一批200名建设者从临时搭建的钢栈桥上跨过深圳河,奔赴落马洲。4月20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竣工验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有两万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逆行出征,他们与时间赛跑,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生命之舟”。

“面对困难,人类如何奋力前行?这永远都是艺术要表达的母题。”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不孤岛》导演曹金玲说。从记录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武汉日夜》,到展现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过程的《不孤岛》,曹金玲的电影主题也从如何面对生命的“无常”转变为在困难中乐观积极地“如常”生活。曹金玲透露,《不孤岛》中呈现的中国精神,也打动了来自海外的电影人。他们加入电影的幕后制作,助力“生命之舟”的故事走向世界。

回忆成片起源,曹金玲表示,同影片记录的援港建设一样,剧组也在“同时间赛跑”,接到拍摄任务的第一时间就奔赴现场,在深圳广电同行的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虽然时间紧急,但我们没有错过任何一刻。”“去年2月27日,《武汉日夜》的监制王平久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接受这个挑战。我说可以,我准备一下。他说你不用准备了,你这两天就要去。3月1日我们第一个小分队到了深圳,3月2日就开始拍摄。3月6日我们都跟随大部队去了岛上,到5月12日才离岛——算是最后一批离开的。” 曹金玲说。

本片执行导演兼摄影师高明清说起令她印象最深的拍摄对象,动情处几近哽咽。调色师、来自韩国的李庸基高度评价几位女性主创付出的努力,直言影片兼具纪录的真实准确与电影的诗意美感。

亲历者影评人化身“自来水”点赞影片

因为有你,不孤岛不孤单。多位影片所记录的主角在观看电影后,分享了那段创造奇迹的平凡却伟大的岁月。中建科工海外部总经理、援港项目先遣队队长马帅,负责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最早期的现场工作,进行最前沿的水电煤气等的对接和建设。他坦言虽然自己在整个项目中扮演联络员的角色,但最少联络的正是家人。对于丈夫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后方无条件默默支持的妻子李蓓,用记录并回看日记的形式排遣思念。

片中以勤劳、质朴、乐观精神打动观众的两位一线劳动者——重庆中博建总房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劳务人员田哉妹与援港应急医院项目现场保安宋新文看完影片后百感交集。回看来到工地第一天与丈夫的合影,田大姐嘴角挂起幸福的笑容,表示这段光荣的经历要留给儿子和未来的孙子看。宋大哥则表示,这段人生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永远铭记。

27岁的吕梦圆刚拿到哈工大土木工程学博士学位,就担起中建二局派驻援港项目副总工程师重任,负责应急医院及方舱两个化粪池的建设。“我准备好了!我一定要去!”当时主动请缨的她,分享了应急医院从“荒岛”拔地而起的惊人过程。和其他同事一样习惯向家人“报喜不报忧”的她,给一年前“勇敢、不服输、小执拗”的自己写了封信:继续勇敢去冲吧,去探索未知,去持续攀登,去主动请战,去圆梦!

不少影评人也对这部视角真挚、情感充盈的纪录电影给出正向评价。影评人宋子文为影片用轻快节奏讲述厚重话题的方式点赞,他在片中看到了一种独属中国建设者的中国温度。对香港电影研究颇深的影评人叶航指出,片中形象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很好体现了祖国内地对香港的爱与守护,可以长久地留在观众的记忆里。透过视频连线,杜江、王宝强、乔杉等知名电影人化身《不孤岛》“自来水”,为这部有家国大义与温柔情怀的电影发声呐喊。

(影片方供图)

(原标题《“不孤岛”里的中国温度 纪录电影《不孤岛》口碑飘红》)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