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瑞兽“甪端”降临深圳!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文化之旅
晶报记者 张羽淳
2023-05-11 21:57
收录于专题:大视野

雕梁画栋、堆金彩画、稀世珍宝、匠人工艺……故宫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有超过186万余件(套)文物。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宫殿,更是华夏文明的汇集地,是一座凝聚着五千年中华之美的匠心之城。然而,很多南方孩子还没有机会去首都领略故宫的博大精深。没关系!一部以故宫瑞兽“甪端”为原型的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降临深圳,于5月12日—14日在深圳大剧院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文化之旅!如果你暂时不能走进故宫,就让故宫走近你吧!

演出前夕,晶报记者来到深圳大剧院进行了媒体探班,一件件重工打造的演出服让人更加期待。在剧中饰演《梅雀图》的青年演员曹杉接受了记者采访。她介绍, 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形容缂丝作品的珍贵。她还现场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演出服:“它1:1的还原了《梅雀图》这幅文物,我就是穿着它来饰演这个角色。”

不同于以往的角色,饰演“文物”是曹杉从没尝试过的挑战,也没有任何的参考性。她只能根据历史资料加上自己的想象去揣摩如何塑造这个角色。“在剧中大家都管我叫‘梅大姐’,一个女性角色,我会在身段上或者手势舞步上去寻找文物的感觉,让它多一些古风古韵的状态。”

音乐儿童剧《甪端》从故宫博物院的186万余件(套)藏品中提炼角色原型,通过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赋予每件文物以灵魂,将他们亲自讲述自己的故事。曹杉认为该剧的亮点是对中华瑰宝的传承,同时小朋友们也可以走进剧场,尤其是没有去过故宫的孩子都可以通过这部剧初步了解到故宫。

此次《甪端》在深圳上演让曹杉倍感期待。她说:“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带着小朋友走进剧场,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像剧里的一句话:一代代传承,然后子子孙孙永宝用。希望大小朋友看完都有一个深思的过程。”

甪(lù)端,是故宫中的一座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香薰神兽,400多岁的他却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心;高小端是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的孙子,生长在信息时代的他更愿意接受短视频带来的碎片化的信息;两个“孩子”意外的相逢,掀开了一段紫禁城探秘之旅,也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古典文化与当代潮流、历史坚守与未来憧憬的“辩论”和思考。

除了主角“甪端”,剧中还有国宝级文物清乾隆金瓯永固杯、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晋代书法家陆机的草隶书法作品《平复帖》等幻化成的重要角色,一件件传世珍宝不再只是文化符号,而将以鲜活可爱的形象亮相舞台。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甪端》将文物拟人化、文化剧情化,能够引导观众在看剧过程中学到文物知识、学到文物保护、学到文物传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真切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全剧音乐丰富,以原创中国风歌曲《故宫谣》为主旋律,旋律悠扬动听,歌词朗朗上口,让观众瞬移故宫。舞台布景展现宏伟、庄重的历史感,配合裸眼3D等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意境和氛围,带领观众走近故宫、走入历史,与文物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近距离感受六百年紫禁城的“脉搏”,聆听中华文韵千年的律动。‍‍

编辑:陈章伟

(作者:晶报记者 张羽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