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城2023》报告 | 十个观察维度里,深圳拿下两个第一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3-03-24 19:51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3月24日,记者从普华永道获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今年观察城市范围扩展至51座,深圳总排名与去年相同,紧随北京、上海,位居第三。在十个观察维度中,深圳在“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个维度中排名均居第一。

《机遇之城2023》报告截图

《机遇之城》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合作出版的对中国城市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的研究报告,2014年发布首期,今年是连续发布的第10期。

该报告的调研方法采用普华永道城市评估工具对选定的城市进行观察。评估工具包括十个观察维度,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十个观察维度下设5个变量,共计50个变量。

今年的报告观察城市范围由去年的47座扩展至51座,覆盖了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方晋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通过发挥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已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广州香港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机遇之城2023》报告观察结果显示,总积分排名位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个城市。随后十位依次是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天津、青岛、重庆、宁波、长沙。

该报告指出,从观察结果来看,城市的总体表现依然依托于其发展积累和各维度综合表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继续保持在中国城市中的领先优势。

其中,深圳在“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两个维度中排名均居第一,在“城市韧性”“经济影响力”维度中排名均居第四,在“可持续发展”维度中排名第五,在“文化与生活”维度中排名第六,在“区域重要城市”维度中排名第七,“智力资本”维度中排名第九等。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金军表示,总体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最具领先优势的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是关键的驱动力。中心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长江中游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也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快速崛起。这些区域经济的振兴和稳健发展,对于整体中国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是重要的支撑力。

该报告指出,“北上深广港澳”六城在过去五年的观察中,经常位居多个维度的前列,是中国城市中实力很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领先城市。在“技术与创新”存在领先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是深圳。在“宜商环境”维度,深圳近年来优势比较明显。这六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好,各项发展都是较为均衡的,在“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区域重要城市”“城市韧性”“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等维度上未能位居第一的城市也基本在维度前五。在单个维度上的领先优势,更多凸显了城市的优势领域,也是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机遇所在。

此外,数据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大湾区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呈现出梯次发展的趋势,在《机遇之城2023》报告中的多个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在“智力资本”“经济影响力”“宜商环境”等维度的梯队发展特征较为明显,深圳、广州、香港作为重要核心城市,在多个维度位列前十,在大湾区中处第一梯队,对城市群发展起引领带动作用。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航拍图。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深圳“技术与创新”持续领跑全国

高新技术的变革与进步,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催生出更多机遇,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有效支撑。《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深圳在“技术与创新”维度,与去年一样,持续领跑全国。

根据该报告,“技术与创新”维度着重考察城市技术发展的成熟度与数字化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包含五个变量,分别是专利授权、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移动互联、数字城市。深圳在专利授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数字城市三个变量中位居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和移动互联变量中分列第三、第四。

此次报告中,深圳在专利授权变量中位列第一。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679项、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同时,新能源汽车汇聚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是衡量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技术转型的核心路径。财政部出台购置税减免政策外,各地政府也相继发布绿色消费刺激政策,以进一步提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变量中,深圳表现亮眼,位列第一。

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深圳市作为“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之一,就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全部电动化。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总量达76.6万辆,位居世界前列。

此外,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城市探索和实践的前沿方向。数字城市变量中,互联网产业发展先驱城市,依托其雄厚的数字化基础和竞争优势,在城市治理数字化应用和数字经济领域快速发展,深圳名列前茅,位居第一。

深圳“宜商环境”继去年跃居首位后继续保持第一

“宜商环境”主要观察城市在商业环境及各类制度建设等软性实力方面的水平,《机遇之城2023》报告显示,深圳在“宜商环境”维度,继去年排名较上年跃升一位居首位后,今年继续保持第一。

普华永道专家认为,“宜商环境”不仅直接反映当地企业的发展环境、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也是对投资者吸引力、孵化创业企业能力的侧面反应。该维度从创业活力、外贸依存度、快递物流、收支平衡、营商环境五个变量来观察城市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软环境。前三个变量更多的是反映在城市各类政策鼓励和驱动下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外资能力、硬件支撑水平等,后两个变量则是更多体现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和运营能力。

该报告指出,观察结果显示,深圳在快递物流变量中位居第二,在创业活力、营商环境两个变量中均位居第三,在外贸依存度变量中位居第四,具有领先的经济影响力和企业吸引力。

该报告还认为,在该维度中,深圳等位居前四名的城市呈现一个共性特点,就是各单项变量实力均衡位居前列。深圳等多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该维度取得了优于总排名的较好表现,这些经济活跃、商业基础完备、经营环境友好的城市对于内外资投资者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是经济复苏中首先发力的主要支撑力量。

(原标题《<机遇之城2023>报告:深圳总排名位居第三,两观察维度排名居第一》)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