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支撑

解丽霞
2023-03-07 09:10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经过70多年的探索、推进和拓展,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深化、逐步清晰、逐步提前

提要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战略谋划科学、战略判断准确、战略赢得主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才能有方向、有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得通、行得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经过70多年的探索、推进和拓展,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深化、逐步清晰、逐步提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以战略定力赢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以策略灵活争取事业发展的主导权,科学有效地处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关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在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党一步步确立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践路径、重点工作,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战略部署、战略思维,为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指明目标、增强力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矢志为中国式现代化探路。图为深圳前海。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1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逐步深化

战略谋划科学、战略判断准确、战略赢得主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才能有方向、有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走得通、行得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经过70多年的探索、推进和拓展,战略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深化、逐步清晰、逐步提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逐步明确了战略目标。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把未来30年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做了“两步走”的总体安排,把改革开放时期的“二十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实现,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了重大突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可期可待,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逐渐夯实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基础坚实的战略支撑,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战略规划,靠的是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战略趋势、紧抓战略机遇、明确战略方向,谋划了许多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面规划并系统推进,明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路径,确定了“统揽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战略总布局的框架内,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共同富裕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协同推进。党中央还制定了各领域的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出多个领域的“战略”,比如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战略布局与规划上,逐步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3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思维不断增强

战略思维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思维决定行动,方法决定成效。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与推进,有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有了系统的可行性谋划,便有了扎实的推进性步骤。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时,特别强调了增强战略思维的三大关键点:一是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时代在变化、世界在变化、人类在变化,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需要的是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发展的大局预见。我们党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局势,提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战略环境和战略机遇。二是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从战略高度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关注国之大事、关注党之大事、关注民之大事,才能从全局、从整体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是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成为“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和道路,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是未来3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遵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的底气;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以战略定力赢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以策略灵活争取事业发展的主导权,科学有效地处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关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广东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支撑 》)

编辑 高原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周斐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