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城市艺术精神 打造城市文明典范
尹传刚
2023-02-28 12:4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特色风貌。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这为我们进一步涵养城市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圳在涵养城市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等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市委书记孟凡利在多个场合都提出要“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他强调,培育文化厚度,注重涵养城市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擦亮志愿者之城、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等城市名片,建设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涵养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艺术可以改变城市精神和面貌。美丽的鹏城,用文化浇筑城市筋骨,以艺术凝聚城市精神,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深圳是一座具有艺术精神的城市,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近艺术,让艺术精神进一步照亮人心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1

城市艺术精神的内涵

如果说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文精神是求善,那么艺术精神就是求美。即如著名学者楼宇烈所言,我们经常讲“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

艺术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古往今来,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的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更重要的作用是教化民众、陶冶情操。先哲认为,人不能玩物丧志、好恶无节,而应当通过艺术提升修养,通过文以载道、以道来统艺,提升欣赏趣味、审美境界,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世界上的知名城市,都注重将美学与艺术融入城市建筑与规划,以艺术之美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文化。米兰是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巴黎有很多优雅的别称: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佛罗伦萨是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方面均有突出成就;伦敦是世界文化名城,有上千个剧场;纽约百老汇音乐剧不仅是美国音乐剧的代名词,更是世界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京作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艺术之都,其艺术场景具有悠久而迷人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上现代艺术最为蓬勃发展的地区;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在7.8公里长的壮美的中轴线上,陈列着银锭桥、钟鼓楼、天坛祈年殿、故宫建筑群和天安门前的华表、石狮等雕塑。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文艺形式为城市文化带来活力,成为支撑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民俗、文学创作、休闲娱乐,都渗透着艺术的元素,浸染着艺术的灵气。概而言之,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需要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也需要梵高、巴赫、德沃夏克,亦需要李白、王阳明、曹雪芹、苏东坡。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借作家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对城市艺术精神作了妙喻。他说,“城市的艺术精神是什么呢?是这只勇敢地飞翔着的海燕,是大海的精灵,也是太阳的使者,给我们带来快乐、美丽、生动和爱。”

诚哉斯言!艺术是城市文化的精灵,艺术活动不仅表现于审美或娱乐活动的表层,更与社会发展、人的精神陶冶息息相关,担负着城市文化精神建设的重任。所以,涵养城市艺术精神,正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2

深圳城市艺术精神的主要理念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城市的发展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要与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精神追求相适应。

艺术在于尚美,社会向美而行。艺术日益全方位走入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表达城市的价值、定义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品牌等方面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与艺术方面也持续发力,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拓荒起步阶段、90年代的急追猛赶阶段,在本世纪又先后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文化强市”战略,陆续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国际创客中心、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品牌,取得了突出成绩。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是艺术的摇篮,艺术是文化的体现。深圳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高效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艺术生活的新期待。一是以人为本,构建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深圳市文化馆(新馆)、深圳图书馆北馆等重大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100%全覆盖。常年开展文化艺术下基层、进校园、进厂区活动和艺术关爱活动,组织各区文化部门举办区级品牌文化活动和文化民生微实事,全市每年举办公益文化艺术活动上万场次,受惠市民超过千万人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厚植沃土,滋养群众文艺创作生态。坚持政策引领,制定实施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文艺精品奖励、高端艺术演出扶持、文艺院团改革等实施意见;创新推出“全民美育大课堂”系列鉴赏课、“我们走进艺术殿堂”线上线下公益文化培训等,向市民普及文化活动和艺术知识;推动在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群众文艺创作扶持和作品奖励专项经费,全面完善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等等。

文艺精品创作勇攀高峰。作为一座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精品能折射出城市的艺术精神,更是城市文化实力的生动体现。身处时代聚光灯下的深圳,坚持把文化繁荣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深圳多部文艺精品获国际国内大奖。如电视剧《从这里开始》被中宣部列入“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活动,舞蹈《肖像》《等》《烈火中永生》获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魔术《秘境》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短篇小说《月光下》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历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深圳也呈现出亮眼的原创实力。此外,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英雄颂》,原创现当代舞剧《追梦人》,原创歌剧《从这里开始》等,也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概而言之,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文艺佳作不断在深圳诞生,彰显着这座城市引领新时代文艺风尚,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的决心与实力。

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文化产业是城市艺术精神的载体,也是实现城市稳步发展的物质支撑。深圳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政策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一是注重平台打造。矢志打造文博会、深圳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三大国家级平台,发展了多种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二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特色明显。在“文化+科技”的引领下,深圳涌现出腾讯、创梦天地、雷霆信息、华强方特、雅昌文化、环球数码、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企业。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深圳文化产业已走上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文化产业生机勃勃,城市文艺拾级而上。2022年6月,深圳被国务院认定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的地方”,成为全国首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

深圳以激情燃烧的状态、励精更始的气象、实干求成的作风,不断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全力涵养艺术精神,为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3

深圳加强城市艺术精神建设的思考

提升城市艺术精神,既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展现城市特色风貌、体现城市人文关怀、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快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应有之义。

提升大众的艺术审美。要强化艺术教育、人文经典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从娃娃抓起,把美术、书法、音乐等作为中小学校抓美育的突破口。继续加强文化艺术公共场馆设施建设,加快对美术馆、图书馆、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硬件方面的提升改造。

以城市艺术设计和艺术活动延续城市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深圳要持续探索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再开发,不断优化将艺术融入城市空间更新的路径,不断通过艺术审美驱动城市更新。要进一步培育一流演艺团队,打造一流文化品牌,开展高品位的艺术活动,让市民能够享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以公共艺术点亮城市空间塑造城市品牌。一座城市的公共艺术,往往构成这座城市最富魅力和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深圳要提高城市小型公共空间的质量,见缝插针地拓展公共艺术表现的空间,让公共艺术和市民群众直接见面、直接对话,让艺术元素覆盖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要有精品意识,着力打造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品牌文化场景,塑造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共空间文化艺术地标,使之成为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

推动全民创意工作。全民创意是美的最强大创造力,也是完整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通过全民创意,激发更多人的创意激情、创意思维,让这座城市充满先进的思想、优秀的作品、璀璨的文艺、前沿的科技,从而产生更多的伟大的创意成果。

建设“文艺深军”。提升文化艺术品位,文艺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深圳需要不断强化基层队伍、聚集名人名家,加大培育力度、鼓励创新发展,建立多层次文艺人才聚集、培养、使用的现代化生态体系,为文艺文化繁荣昌盛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制定完善文艺人才发展规划和专项支持政策,制定文艺人才发展专项规划,从顶层设计搭建好深圳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四梁八柱。尽快制定深圳市新文艺群体人员职称评审具体办法,明确职称评审主渠道,畅通新文艺群体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创作创新创造活力。

打造“深派文学”。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文学领域,建议深圳打造“深派文学”。“深派文学”应该是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时代精神”的文学群体和优秀作品。可考虑制定出五年乃至十年规划,期待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在深圳现有文学存量的基础上,再次创造文学增量的奇迹。可成立“深圳文学基金”、设立“深圳文学奖”,用以激励奖励深圳作家。同时,建议创建星罗棋布的“文学村”,成为供作家生活、创作、交流的“文学高地”。

打造影视产业集聚高地。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是辉煌改革进程和伟大改革精神的典型缩影。因此,深圳不缺能够映射改革精神和时代脉搏的创新创业故事,不缺书写改革故事的影视剧创作的素材宝库。比如,“深圳出品”并在11月12日举行的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收获最佳女配角奖的电影《奇迹·笨小孩》,就讲述了在深圳生活的少年景浩为了妹妹高昂的手术费组队创业的故事。深圳可充分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引导香港影视人才和企业来深创业发展,通过搭建专业协拍平台、建设影视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大型影视奖项活动等举措,优化影视产业创业创作环境,借力香港优势资源带动深圳影视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将深圳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集聚高地。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是五大战略定位之一,“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是五个重点任务之一。锚定目标,笃定心志,全力涵养城市艺术精神,深圳步履铿锵地行进在打造城市文明典范之路上,塑造着与深圳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形象。

(原标题《涵养城市艺术精神 打造城市文明典范》)

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