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警“老谭”退休前的最后一趟列车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张劲超
2023-01-30 18:33

回家过年,春运路上,总有那些在万家灯火后守护旅客归途的人儿。2023年春运,K4562次列车,广东广州至四川渠县,1339公里,这是乘警“老谭”的最后一次值乘。

老谭——谭凌云,广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还有3个月他就要退休了。

1月17日零点50分,载着1400多名务工人员的K4562次列车缓缓从广州站发出,这也是支队给老谭安排的最后一趟值乘列车。“大家注意财物啊”“贵重物品不能离身”,春运期间的临时客车往往非常拥挤,巡查完16节车厢大约需要45分钟,老谭拨开人群,他的眼睛在各个角落迅速扫描,双手不时摸摸消防器材、行李架,“老式客车没有摄像头,财物安全更加重要。”老谭经验丰富。

作为一名从警30年的老乘警,老谭经历过许多盗抢事件,如今治安情势转好,恶性案件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了,寻人找物现在成了老谭的主要工作。“警察工作无小事,踏踏实实把列车巡逻做好,防患于未然也很重要。”老谭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地转换着工作理念和方式,但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改。

凌晨1点50分,在一声声“借过下”中,老谭终于艰难地巡查完两遍车厢,回到餐车的休息位,老谭靠在椅子上闭目休息,他认为40多个小时长途列车,只有能吃能睡,才能保持精力干好工作,毕竟3小时后反诈宣传工作又要开始了,“咱们乘警能面对面接触五湖四海的人,做反诈宣传是最有用的,一个旅客听明白后回到家乡一传十,十传百,效果就有了。”早上五点,老谭拿上自己的“大声公”和反诈app二维码卡片就往车厢走去。

老谭巡逻车厢的时候一直将手机紧紧攥在手里,这可是他工作的重要工具,在车厢的各个显眼位置,随处可以看到报警标识,上面印有电话以及报警微信二维码。旅客在车厢任何位置遇到情况,即拨打电话可向乘警支队指挥中心报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将直接指令下达该车乘警,这样警情就能快速流转起来。“处置警情是通力合作的过程,有了这个报警电话,能明显感觉到警情比以前多了,但都是些找人找物的小事”,老谭说。随着公安科技信息化不断强化,列车上的治安环境更加平稳有序,老谭直面犯罪分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反过来老谭又觉得很欣慰,这样一来列车上旅客们就更加安全了,“一路平安对大多数旅客来说才是最实在的。”

老谭跑了一辈子车,值乘的公里数能绕地球好几周。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值乘生涯中,“听声辨位”是老谭的拿手绝活。“进入粤北,山多崎岖,铁轨晃荡晃荡的声音尤其大” “车已经行驶到大瑶山隧道”“前面就是衡阳”……尽管对列车的行径路线早就熟稔于心,但老谭每次路过故乡衡阳的时候还是会下车走走。早上6点47分,列车停靠衡阳站,他跟着旅客一同下车,过年不能回家是老谭的春节常态,一趟车跑下来纵横中国万里,但每每过家门而不入心里还是五味杂陈,“站好最后一班岗,今后每年都能回家过年了。”老谭眼角有些湿润,有开心,更有不舍。

(广铁公安处供图)

(原标题《开心+不舍,乘警“老谭”退休前的最后一趟列车》)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张劲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