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没有小看观众
晶报
2023-01-10 10:30

■易飞

正在热播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仅仅更新三集,已经有超7万人在豆瓣打出9.5的国漫史上最高分。有人点赞,“不愧是你上美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更有人慨叹,“最感动的是,在天马行空的中国志怪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真实的人生。”这或许是对于一部动画片的无上褒奖。

《中国奇谭》从立意之初就“特立独行”,短篇集以极为独特的呈现方式,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的故事呈现,以雄奇想象缔造出“奇境入梦,我在其中”的沉浸式体验。前三集只是十几二十分钟的篇幅,就在稚拙、极简风格之下传递出不同寻常的深意。

首集《小妖怪的夏天》看似以一只小猪妖的视角,呈现“妖怪捉唐僧番外篇”, 实则投射了当下职场“社畜”的现实境况:如果说捉拿唐僧是一个项目,那么打工人被老板PUA的日常,不小心窥得商业机密后的未知命运,以及妈妈的殷殷关爱,都被“一只妖的人生”生动再现。第二集《鹅鹅鹅》,诡异的黑白画风中,背着鹅筐的货郎和狐狸公子相遇后,“欲望”与“人性”纠缠、试探,一切看似荒诞,破而复立,在欲念和痛苦的循环里,人生终究不过是个“鹅笼”。加之第三集人与狼的故事《林林》,每部短篇布景巧妙,用色大胆,风格迥异,不仅有上美影传统的中国水墨动画底色,亦加入剪纸、二维、三维等多元动画技法,做到了继承、融合和创新。而在主题上,“善恶有报”等中国文化中共通的元素也得到展现。

仅仅从《中国奇谭》前几集得到的广泛讨论和超高口碑,能够看到的是观众对于优质国漫作品的热烈应和,更能看到年轻的中国动画人正在集体成长,他们在绘画上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在故事创作上善于在“中华文本”中寻找亮点,并对致敬与传承中国动画这件事深觉自豪(比如《鹅鹅鹅》改编自南北朝的志怪小说《阳羡书生》,并将狐狸设计成《天书奇谭》中的瘸腿书生形态)。纵观目前释出的作品,《中国奇谭》一点没有小看观众,更多的细节和彩蛋正在被大家津津有味地发掘。

60多年前,上美影首任厂长特伟曾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目标。2023年伊始,《中国奇谭》带给我们的惊喜,新奇而生猛。这些恣意纵横又饱满热情的作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是一次新国漫崛起的投石问路,更多的佳作正在路上。

(原标题《<中国奇谭>没有小看观众》)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