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上镜 132 青年艺术家特辑 ④ | 张容玮:用颜料与影像复刻时间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3-01-04 17:41


从艺术的角度看图片

听艺术家说他们与影像的不解之缘

《特上镜》推出青年艺术家特辑

通过精选原创作品

走进各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看他们如何不断突破想象的边界

重塑观念,表达自我


本期艺术家·张容玮




张容玮,生于吉林,现生活于杭州和珠海,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现/当代绘画实践、实践类美术学研究(Practice-led research in fine arts)。他的作品曾在深圳、伦敦、北爱尔兰等多地展出,期刊文章发表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等。





【老故事再讲一遍】这三件作品都以“画照片”的方式开始。它们诞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参照物是拍摄于晚清时期的吉林省的照片。“吉林和格拉斯哥,这两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一组有趣的反差。”吉林是张容玮的故乡,可他对吉林的认知却非常有限,与之相对的,是他身处格拉斯哥多年,生出了对它的熟悉和习惯。张容玮试图将这二者融合,在画晚清吉林照片时将格拉斯哥的照片随意贴在画面上。这样一来,因习惯而被漠视的当下的格拉斯哥则借由百年前的吉林而重新获得了某种新意。








【午夜橱窗】绘画专业出身的张容玮,会用看待颜料的方式去看待照片,因此非常喜欢拼接和修改独立的照片。他用这一方法创作的照片常被人说是“万花筒”,也通常能体现出对称的美感。把这种方法保留为常规创作手段是因为它在“一 vs 多”以及“具象 vs 抽象”之间碰撞出一种有趣的平衡。几乎每每去到一个地方,他就会用这个独特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眼中城市的模样。





【渗痕】这个系列是利用木板的吸水特质而创作的一套致力于在抽象和具象之间维持平衡的作品。其中,作品以加拿大摄影师克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于 21 世纪初拍摄的 拆迁中的上海老弄堂照片为描绘对象和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于清朝末年(19 世纪末)在中国拍摄的风景照片为参照。“过去”对我们的显现总是介于明确和模糊之间,它们以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引诱着我们不断地聚焦它们,试图完成那种不可能完成的“复原”。

艺术家专访



Q: 平时是如何发现自己创造的灵感?

张容玮:毕竟不是专业的,在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法。但是我特喜欢德勒兹和加塔里那套“块茎”哲学,相信周遭环境就是个由一大堆异质性的元素以一种无中心的、多重的且可变动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拼接物。在其中,新的生成是从各个角度和维度不断地涌现出来的,当中总有些东西是能“刺痛”你或者让你觉得有趣的。

Q:对于纪实作品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张容玮:在我看来这个跟绘画还是有相似之处的,二者都是把原材料折腾到一个我满意的程度。只是一个的原材料是颜料,另一个的原材料是照片。不同的点是,绘画拿捏的是之间的那个度,而基于纪实摄影的二度创作玩弄的是以视觉真实为基础的荒谬。总之都是在把握“真实”和“幻觉”之间一种平衡,别让作品一眼到头。

Q:你喜欢深圳吗,什么时候第一次来的深圳?对深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张容玮:我家是珠海的,离深圳特别近,五六岁的时候就去过。不过那时候太小了,没什么印象。深圳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和效率,在这里事情办得特别痛快,我非常希望能在未来和深圳有更多交集。

*此篇专访为张容玮授权供图

采写 读特记者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