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节、历代丝绸服装服饰展……文博会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分会场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黄艳娥 文/图
2022-12-27 16:38

12月27日上午,第十八届文博会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分会场在中丝园中心广场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丝绸协会指导,中国同源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中丝园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

中丝园以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为宗旨,连续13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活动期间,将举办锦上花开——百幅土家织锦展、绣美山河——各地绣种展、第二届汉服文化节、沉浸式摄影体验、艺术讲座与体验(茶艺、香道、插花)、历朝历代丝绸服装服饰展、青少年丝绸文化科普行等活动,为广大市民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活动一:锦上花开——百幅土家织锦展

土家锦是我国湖南、湖北、四川等毗邻地区土家族的传统手工织锦,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展出的作品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叶水云女士作品,全套共10个系列,100个图案,是目前图案最全的一套土家织锦,全国共复制了8套,其余7套均被各大博物馆收藏,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活动二:绣美山河——各地绣种展

中国是一个“无绣不成衣”的国度。刺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域刺绣艺术事业蓬勃发展。各地方绣种风格各异,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繁荣新气象。

中国刺绣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藉着多彩、亮丽的丝线以浑熟灵巧的技术气韵,生动地显现出中华文化的特色。此次展览展出我国当代各地刺绣艺术精品,可谓绣种云集,百花齐放。展出作品种类繁多,充分展示刺绣艺术家们在针法技艺、创作设计、题材内容等方面的巧思和绝技。不仅让市民欣赏刺绣的无限魅力,领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丝绸文化,也让人们感觉中国刺绣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活动三:第二届汉服文化节

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众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工艺美术。

文博会期间将举办第二届汉服文化节,包括汉服展演、汉服体验等一系列汉服文化活动,届时,多名汉服爱好者们身着不同形制、不同朝代的汉服,伴随着悠扬的古风音乐,按照各自演出角色展现中华服饰端庄大气的美感。此次活动旨在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沉浸式摄影体验

将在中华旗袍馆为摄影爱好者打造不同的摄影场景和艺术空间,百年前的钱塘织造府、古时的裁缝店、旧上海的石库门……各种拍摄打卡点,结合旗袍馆的数百款各式旗袍,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一秒穿越回旧上海,随手一拍都是一组大片。

活动五:艺术讲座及体验

古时茶道、香道、花道并称“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所以为历代文人雅士推崇与追捧。中丝园将在文博会期间举办品茶、闻香、插花艺术讲座与体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平心静气、陶冶情操,走进艺术,欣赏文化。通过学习品鉴茶、香、花道,引领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活动六:历朝历代丝绸服装服饰展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博大精深的丝绸文化促使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同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本次中国历朝历代服装服饰展将展示从商周的陶罐绳衣、秦汉的庄重浓烈到隋唐的雍容华贵、宋朝的深沉高雅、明清的盛世华服直至近现代的时尚风情,每一个朝代尽显眼前, 立体展示丝绸文化对中国服饰文化影响以及历朝历代最具特点的服装服饰和历朝历代独有的历史文化,再现华夏服饰文化的灿烂文明。

活动七:青少年丝绸文化科普行

本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将组织青少年学生到中丝园学习丝绸文化知识,从传统种桑养蚕到现代桑、蚕品种的改良,从传统丝织技艺到现代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从传统的缫丝织绸到生物医学的应用,系统学习丝绸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进行深入探索,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弘扬。

通过丝绸文化和蚕桑丝绸小课堂的学习、非遗手工技艺体验了解丝绸的文化历史和丝绸的制作工艺流程,感受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让青少年学生接受传统手工技艺知识的熏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本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展示了中丝园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培养非遗技艺人才、整合文化艺术资产、投资文化设施方面的精彩实践,生动诠释了中丝园弘扬中国丝绸文化、推动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理念。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陈建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黄艳娥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