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科创峰会”:共享创新将成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源泉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2-12-08 19:21

“以大湾区为代表的中国主要城市群,正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共享创新,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强大主力”。 12月8日,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上,粤港澳三地、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为打造全球顶级科创湾区建言献策。

与会专家表示,世纪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让经济快速恢复并持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越来越重要的一项任务。面向未来,以“制造基底+创新基因+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座基石,以政企学研协同创新“有来有往”的多向互动,以战略型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共享共融,以战略科学家与产业科学家“研产一体”长效驱动为特点的共享创新模式,将成为中国经济“强筋健骨”的动力支撑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源泉。

峰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以科创为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成渝四大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四大城市群共有专精特新企业4980家,占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50.2%,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超六成的灯塔工厂也聚集于此。

“如果亚洲有一个区域有潜力成长为最创新的区域,那么我认为这个区域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这样说。

《报告》指出,大湾区的创新资源要素在深港两地、珠江两岸、四大核心城市之间跨河、过江、越海,频繁流动、深度共享。这背后依托的是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三大利器”:区域产业集聚平台、大科学装置平台和企业开放创新平台。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以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讲述了在大湾区加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他表示,“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积极谋划和部署大科学装置建设,对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还需要政产学研“相互奔赴”、彼此成就。当前,在实践中,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探索了一条从基础研发、技术攻关、市场应用到社会利益创造的价值生态链条,实现了创新活动从出发点到落脚点的“正向循环”。科学家+企业家、大企业+中小微、核心城市+成员城市,再加上一国、两制、三区,是大湾区独特的多元优势。

澳门科学家,澳门大学教授、2022“科学探索奖”得主麦沛然表示,“大湾区数实并重、软硬一体的研发和产业生态,不仅让产业链、基地、人才等优势可以跨境利用,还能在与现实需求和市场的沟通对接中锤炼产品研发,提升创新‘含金量’和竞争力。”

记者从峰会上获悉,澳门科技企业将加强与横琴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和高等院校间的合作,积极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融合发展。

说到产业创新,只有企业枝繁叶茂,经济才有活力。当前,华为开发者、腾讯数字生态、广汽智联等企业开放创新平台也是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的一大特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以制造业发展为例,强调要鼓励数字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他说,“这些数字科技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他们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提供大量就业、推动国民收入增长和共同富裕,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但制造业要想真正高质量发展,必须直面数字化转型挑战。这种背景下,华为、腾讯等数字科技企业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帮助企业研发适用、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推动我们的制造业提高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也表示,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经验看,龙头企业一直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也是当前我国新型科创举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支持大中小微市场主体特别是具有生态效应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在湾区内,中国企业逐步形成了开放协同、共荣共生的创新群像:华为鸿蒙生态开发者近4万款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场;腾讯开放平台合作伙伴总数超过1300万,为社会直接和间接创造4618万个就业岗位,年收入过千万的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过去三年来年复合增长率80%;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通过逐步开放传感器及控制权,为全球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

谈及搭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初衷,腾讯科学家、美国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刘威说,“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以数强实,为用户、合作伙伴和全社会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价值”。据了解,依托前沿数字技术和开放平台,腾讯三年累计服务超过200万客户,合作伙伴遍布大湾区内外。而腾讯“云深”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开展“探星计划”等,又为基础科学研究与发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表示,“科技发展是一场无止境的长跑。我们将围绕国家所需,发挥自身所长,更好履行科技企业的责任担当,不断自立自强、促进共享创新、推动科技向善,为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湾区科创峰会” 是“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议程下的特色活动,今年是第二届,由南方日报、腾讯发起,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联合主办。

峰会旨在聚集粤港澳三地、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为打造全球顶级科创湾区建言献策,助力大湾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原标题《“湾区科创峰会”:共享创新模式将成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源泉》)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