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盲道的变化,视障市民“看”到了这些细节!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文 记者 温涛 任宪平 苗威/视频 温涛 苗威/图
2022-12-04 15:20

市民余冠彬是一位视障人士,家住福田的水木澜山小区,在位于上梅林的深圳市残联上班。近日,记者陪同余先生一起下班,他向记者讲述了深圳盲道设施的新变化。

“家里离单位不远,我每天都是走路通勤。从家到单位,这一路上有盲道指引,我大概15分钟左右就能走到,出行还是比较方便的。”他说道。

余冠彬是深圳的老居民,十几年前因为眼睛受损成了一名视障人士。他告诉记者,刚开始那些年,出行确实不便。十几年前,深圳很多地方还没有健全的盲道系统,出趟门磕磕碰碰,也容易迷路,他和很多盲障人士一样,只能尽量少出门待在家里。“现在变化还是很大的。深圳大部分路上都有了盲道,我们盲人出行有了依仗,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出家门。如今,我的日常出行基本上盲道都覆盖了。”他告诉记者。

余冠彬下班回家,从梅林路转到梅东三路,到家需要穿过3个路口。在回家的路上,余冠彬一边沿着盲道行走,一边向记者介绍:“尤其是今年,我回家的这条盲道又做了品质提升。”走到一个井盖前,他用手杖触了触这个井盖告诉记者,“新盲道用了这种新井盖,这个井盖的特点是,盲道能直接从井盖上铺过去,这就能保持盲道一直是直行,符合我们视障人士的行走习惯,而原来的传统井盖盲道是要绕着走的。像现在这样对我们来说,就更方便了。”

他还告诉记者,新盲道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了,比如会离路边的绿化带保持30至50厘米,这样视障人士走过去的时候,就不会被绿化带长出的绿植打到脸或者阻到脚,行走也更安全。“深圳盲道建设的这些小细节,让我们视障人士越来越有安全感,出行圈子也变大了。像我平常除了步行去上班,每天还会去附近的面包店给小孩买早餐,周末休息时还会坐地铁去亲友家玩,生活也丰富了。”

“现在,全市80%左右的市政路都有了盲道,视障人士能出行的路越来越多。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余冠彬告诉记者,他现在也担任着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的会长,对于深圳无障碍系统的建设情况比较了解。“因为视障人士出行是需要一整套体系来支撑。除了盲道的建设,还有盲道的管理,如盲道不要被侵占或损坏,以及在红绿灯路口的设置提示音等等。像我们刚刚走过的那个路口,还没有装提示音,我只能凭听觉经验来过,如果在这些出行细节上能形成一个闭环就更好了。”他表示。

我市今年完成147公里盲道整治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已修建5000多公里的盲道。今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将无障碍道路修建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649条道路的无障碍设施整治工作,包括6959处缘石坡道改造和约147公里盲道整治。

今年,无障碍道路修建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自11月中旬以来,我市启动了盲道排查整治攻坚行动,集中力量针对盲道沉陷、错台、破损、松动、缺失以及盲道出现连续不合理转折绕行、盲道上存在障碍物等问题开展整治,该项整治预计在12月下旬完成。“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无缘石坡道或缘石坡道设置不规范、盲道中断不连续等问题,进行持续治理,实现盲道建设质量再提升。目前,我们正在分类制定整治计划。”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自11月中旬以来,我市交通部门已累计排查发现盲道问题7247处,完成整治3141处。

要论

鹏城盲道 “有爱”无碍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自11月中旬以来,我市启动了盲道排查整治攻坚行动。整治后的盲道,障碍更少,视障人士出行更加便利,成为以向问题“叫板”赢得市民群众“叫好”的又一生动实践。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便利和安全的道路设施,是视障人士出行的城市基本设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盲道常常存在着被损坏、侵占、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使盲道变成了“忙道”,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盲道上除了盲人,什么都有”的现象饱受舆论诟病。盲道不帮“盲”,成为不少城市的治理难题。其实,千难万难,难点与症结根本还是在于有没有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以来,市交通部门将无障碍道路修建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好这件民生实事,固然要加大投入,但更重要的是用心发现问题、用情用力用智解决问题。此次盲道整治工程,除了修补残缺、清除障碍,还从细微处着眼发力,用创新的办法解决老问题,使得盲道品质提升,设计更加人性化。譬如,在盲道上使用了新井盖,使得盲道能直接从井盖上铺过去保持直行。再如,绿化带保持30至50厘米,防止视障人士不会被绿化带长出的绿植打到脸、阻到脚,行走更安全。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对弱者的态度。保障盲人的出行安全,让残障人士像健全人一样在大街小巷通行无阻、融入社会,不是残障人士的特殊福利,实际上事关每个市民的基本权益,标示着城市文明程度。

深圳是全国首个对无障碍城市建设进行立法的城市。加大加快盲道整治建设,是深圳全力打造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建设国际一流无障碍标杆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继续细抠每一个环节,把好一道道关口,将这项“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经得起群众检验的“作风工程”。

每位市民也当自觉自律,争做盲道的守护者,不做盲道的“侵占者”。齐心合力,让盲道“有爱”无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人文温度的同时,也预示着城市的民生道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光亮。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文 记者 温涛 任宪平 苗威/视频 温涛 苗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