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圳实践
沈学思
2022-10-11 08:34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在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形成了一系列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广阔的时代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二十一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深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忠实学习者、落实者、践行者。新时代十年,深圳经济经历了涉滩之险、闯关之难、爬坡之艰,在顶压前行、高位求进中实现大突破,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城市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国际影响力实现大跃升。

新时代十年,深圳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

一、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逻辑主线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科学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系统性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制度基础、战略举措、第一动力、主要着力点、重要法宝、重要保障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一)准确把握“两个坚持”

习近平经济思想突出强调“两个坚持”,即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党的领导必须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经济是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领航就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优势所在、关键所在、根本所在。

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深圳经济破浪前行的“红色引擎”。坚定不移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具体行动上,保证经济发展方向不偏,才有了新时代深圳经济行稳致远。深圳不仅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还被赋予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历史使命。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视域中,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习近平经济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深圳发展最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坚实的逻辑支点。民生幸福标杆,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近年来,深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持续将财政支出近七成投向民生领域,掀起基础学位、高水平医院、住房、公共配套设施等建设热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深入领会“三新一高”

贯穿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主线是“三新一高”,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新一高”环环相扣、互为支撑,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

1.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可谓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方位之变,深圳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纵深推进“双区”建设、“双改”示范中更好肩负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探路开路的重大历史使命。

2.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为新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指挥棒”,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指引,必须全面、完整、准确加以贯彻。

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逻辑和范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变革需尖兵,深圳勇担责。深圳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统筹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本质上就是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3.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的内外均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深圳是经济大市、外贸大市,拥有毗邻港澳、辐射内地、链接全球的区位优势,处于内外循环交汇的位置,完全有条件、有责任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坚持内外双向发力,一方面强化对内经济联系,着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对外规则衔接,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深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4.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简而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主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无论是外防风险,还是内求超越,都要靠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深圳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加快构建完善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质量技术标准的引领机制、绿色发展的约束机制、现代化指标考核评估的导向机制,以经济密度论英雄、以发展效益论英雄、以环境质量论英雄,聚力提升科技引领、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空间保障等高质量发展能级,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山高水长,东风浩荡。进入新时代,时代洪流、国家宏愿、历史选择共同指向了深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深圳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深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圳掌舵领航、把脉定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及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是着眼“两个大局”、改革开放新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的重要落子。

深圳成为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是新时代国家战略最有力的承接者、实施者和推进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深圳的信任厚爱,也是深圳为党分忧、为国担责的重要途径,引领推动深圳经济不断迈入新境界。

二、深圳的发展实践和成就,是思想伟力的雄辩证明

从1980年经济总量仅为2.7亿元,到2010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深圳用了30年。从2016年迈上两万亿关口,再到2021年成为“三万亿先生”,新时代深圳经济短时间内连上两个万亿元新台阶。从2021年经济总量看,深圳位居全国城市第三,稳居亚洲城市前五,跻身全球城市前十,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经济实力的持续跃升,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结果,是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鹏城大地结出的累累硕果。

(一)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做强自己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创新”是核心理念。

深圳很早就将创新战略确立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通过强基础、优生态、建平台提升创新能级、集聚创新动能,创新优势更加凸显。

1.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和发动机。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强劲发力基础研究,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对标国际科技创新领航城市,加快推进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切实提升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比重,汇聚全球创新人才,助力深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重要阵地,重磅科研成果频登世界顶级期刊,“卡脖子”技术难题陆续突破,“强基工程”见到喜人成效。

2.创新生态是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是创新成果的“培养基”和“孵化器”。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锐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打通创新驱动的堵点、断点、难点,向用人主体授权、为广大人才松绑,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迈开大步,实行“悬赏制”攻关、“赛马制”竞争、“揭榜制”奖励、“里程碑式”资助等制度,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深圳成为孵化、培育创新成果的“热带雨林”。

3.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加快承接大型科学装置,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实现突破。截至2022年3月,已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广东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各类创新载体总计超3100家。日渐成熟的重大创新平台,让深圳拥有了一座座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桥头堡,助推深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始终坚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大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只看“单项”,“全能冠军”才是更高更强。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整体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广度和深度的一个具体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不断锻长板补短板,提升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倾情谱写“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时代乐章,在均衡协调发展中提升城市能级、助力发展大局。

1.各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城市能级全面跃升。继续提升文化软实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渐次开工,“十大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全部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延伸,文化绿洲更加郁郁葱葱;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社会治理活力竞相迸发;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既释放出产业空间,更使城中村面貌发生蝶变;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行系统、应急响应机制、技术研究支撑等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全面进步、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

2.统筹推进全市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唱好城区发展“协奏曲”。新时代以来,深圳笃志前行,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做强做优中部都市核心区,提升东部发展能级,优化西部向湾格局,推进南部对港合作,拓展北部发展腹地,既着力破解原有的二元化困局,又力避过度青睐原特区外城区中心区的“新二元化”,让每个城区依据功能定位、自身禀赋谋自身发展。城市不同区域各展风采,综合竞争力迈向新高度。

3.助力全国发展“一盘棋”,以实际行动展现深圳担当。特区发展成就离不开八方襄助,深圳始终坚持回报全国人民,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进入新时代,深圳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小康梦奉献不已,聚焦产业、消费、劳务、教育、医疗等方面,既扶志又扶智,既出钱又出干部,既有物质帮助又有观念带动,对口帮扶地相当于深圳面积百余倍,推动数十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出列,助力数百万人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深圳依然一马当先。深圳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始终坚持引领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向“双碳”目标不断迈进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人民群众宜居家园的幸福色。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谈绿色发展、谈生态文明建设,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谈高质量发展、谈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

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坚持绿色富城、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优美的生态画卷在鹏城大地迤逦铺展。

1.构建制度体系,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为了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深圳在全国率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政干部任免奖惩的最大考核项,正式发布全国首个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制定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河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一系列全国首创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见到了显著成效,深圳万元GDP能耗、PM2.5浓度等重点生态指数持续降低,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均处最好水平。

2.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持续提升生态品质。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规划布局、环境营造、产业集聚等方面,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自然风光的“野性都市”成为“现代都市”的另一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园之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市民群众推窗见绿、四季见花,畅享“绿色福利”。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山海连城”计划,以及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行动稳步推进,大美深圳成为市民更加宜居的诗意家园。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塑生态新格局。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的决心,以硬干部硬作风硬措施完成水污染治理硬任务,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新增污水管网6460公里,用4年时间补齐40年来的历史欠账,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转好。深入推进“深圳蓝”可持续行动,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成为我国首个达到世卫组织第三阶段指导值区间的特大及以上城市,“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新格局加速形成。

(四)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繁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惠及世界的重要落脚点,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世界性贡献的生动体现。

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携手香港共谱“双城故事”新篇章,着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尽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气度。

1.筑起开放的高平台,把开放的大门敞得更开。尽管一些国家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但深圳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进行时”的一个生动缩影。国际化金融创新中心、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标杆城市、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中国(深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端平台的打造,托举深圳在更高层次融入世界。

2.携手香港共创未来,深港合作走深走实。深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香港是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深圳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第一站。进入新时代以来,深港两地强化“硬联通”,海陆空“路路通”交通网越织越密;加码“软联通”,催生了“科技经费过河”“港澳药械通”“跨境理财通”等合作成果,将“深港合作会议机制”升级到“深港合作专班工作机制”;促进“心联通”,深圳在生活物资、抗击疫情等方面始终“撑香港”,便利港人在深安居乐业的举措密集落地,深港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愈加丰盈。科技、经贸、金融、旅游、法律、环保、教育、文化、卫生、检验检疫……深港合作的领域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丰,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3.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有赖于顺畅的体制机制。2022年8月30日,《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该条例将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获得外商纷纷点赞。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着力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放大通关便利化,率先形成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仲裁高地,从各方面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逐年递增,成为外资投资兴业的热土。

(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全民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当代传承,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价值指引。

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回应广大市民群众新期待,朝着“民生幸福标杆”坚定迈进。

1.对标“民生七有”,不断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一致性到个性化,在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奋进的过程中,民生需求在变化,发展节拍紧跟上。推出“圳品”计划、建立“供深”标准体系,满足市民对食品的更高要求;推动建筑智能化、绿色化,着力提升居住体验;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大力推进平安深圳建设,在2021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荣获四项第一。

2.用心用情用力锻长板补短板,民生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圳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持续将财政支出近七成投向民生领域,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妥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问题,基础教育学位大幅增长、办学质量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全国领先,高等教育处于历史最快发展期,高校数量迅速扩充。医院建设、住房建设、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等民生领域建设高潮迭起,民生难题加快破解。

3.坚持共建共享,汇聚最强合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不断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提供广阔舞台;为市民建设城市广开渠道,从市容维护到生态保护,从交通协管到文明劝导,从社区建设到社区自治,从征集“民生微实事”到征集改革项目、对五年规划意见建议,从城市发展硬实力打造到文明城市创建软实力构筑,让市民作主体、唱主角,凝聚起共建美好城市的强大力量,把市民的事办到了市民心坎上。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伟力,推动新时代深圳乘风破浪,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光辉,闪耀在新时代深圳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之上。

三、高举习近平经济思想伟大旗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把握战略重点,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主攻方向,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围绕主要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战略部署。

新时代十年,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演绎了“五个历史性跨越”的精彩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要高举习近平经济思想伟大旗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一)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当示范,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要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格局关系全局。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重塑,是发展能级的跃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深圳不能等着“给答案”,而要主动“解方程”,争当示范。靠改革破题,扭住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创新发力,拼出贡献度和示范力。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深圳处于内外循环交汇的重要位置。必须厚植发展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营商环境好等优势,把握好高质量对内经济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率流通体系等着力点,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打造一流“深圳质量”,构建先进“深圳标准”,塑造时尚“深圳设计”,提升优质“深圳服务”,树立响亮“深圳品牌”,以深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争当服务国家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先行示范者;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争当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先行示范者;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新动能,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打造“20+8”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争当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者;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争当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先行示范者。

(二)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核心引擎的作为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深入对接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形成强大“双区驱动效应”,强化深港澳一体联动作用、重大平台引领作用、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牢记嘱托担使命,笃志奋进展新猷。深圳须进一步提升深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做强香港-深圳这一极,着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讲好“双城故事”。加快打造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前海更加生机勃勃;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打造国际离岸创新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形成空间统筹、结构优化、错位协同的口岸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强化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协同联动,共同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三)以综合改革试点牵引战略战役性改革,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寄予厚望并提出明确要求:“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深圳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把改革开放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更稳。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聚焦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六大领域集中发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体制、财政体制、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完善全链条、全周期、全市域改革推进机制;完善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机制,推动实施部市联席会议、风险识别防控、法律法规调整等制度;健全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机制,切实发挥立法引领、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构建重大战略平台改革推进新机制,促进各战略平台与全市改革协同对接、同向合成;健全改革激励容错机制,切实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全面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务实合作,积极拓展欧盟、东盟等市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

四、结语

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深圳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城市样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衔国家使命而行的经济特区,深圳要保持好改革开放以来的火热激情,坚持用好经济特区“十条宝贵经验”,实施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扔掉包袱、放开手脚,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把经济特区的“金字招牌”举得更高、擦得更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标题《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圳实践》)

见习编辑 吴剑雯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