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给“逆社会时钟”的选择多些理解与包容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2022-09-29 21:20

最近,全国高校陆续迎来了新生入学季,有几个特殊的大学新生引发了舆论关注。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双一流”高校毕业4年后,26岁的李先俊放弃工作重新高考,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大学生涯。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主任护师陈岚,辞职攻读浙江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成为了自己儿子的“学妹”。

在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2岁的新生鲁新林去报到时,几位老师反复检查他的录取通知书以确认他是学生而不是学生家长。

按照“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的传统社会认知,李先俊、陈岚、鲁新林显然都属于“不走寻常路”的选手。套用新近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他们都是“逆社会时钟”的人。

社会心理学中有“社会时钟”概念,展示的是年龄规范与社会期望的关系,是对对生活事件的年龄分级预期。中国古语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则精准表达了“社会时钟”对个体的“社会定时”作用。

确实,时间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概念,时间背后有社会的建构。“什么年纪做什么事”,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选择,背后有文化传统、社会期望、社会规训与同辈压力的强力推动。各种招聘政策的年龄限制,各个地方落户的年龄关卡,则是“社会时钟”一个个客观指标。对于大部分人,人生就像一台时钟,年龄就是时间刻度,“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但人是多样性的生物,即便社会对于重大生活事件的适宜年龄有大概的一致性,也无法全都被刻板地嵌入“社会时钟”的精密刻度里。有人加速,有人放缓,也有人走到半路变换轨道。

无论是像李先俊那样突破现状、重新来过,还是像陈岚那样初心不改、勇敢追梦,抑或是像鲁新林那样顺应内心、充实自我,其实都是用“逆社会时钟”的选择,反对“社会时钟”的“暴政”,将自己从机械的因果关系与线性时间中拯救出来,不再过着人类学者项飙口中“不断抽打自己的螺旋式死循环”生活,给自己的人生更多可能性。

事实上,“逆社会时钟”的人为数不少,单是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目前就有数万人加入,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做出“逆社会时钟”的选择,意味着打破常规、脱离主流,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有研究指出,“社会时钟”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节奏,将生活事件与“社会时钟”相匹配,会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心的感觉。而偏离“社会时钟”往往要放弃很多既有的东西,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容易引起“社会性制裁”——质疑、不解、偏见,遭受强烈的社会压力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重要的是,“逆社会时钟”的人要真正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不在周围嘈杂的大合唱里迷失自己,而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坚定自己的节奏。面对外界的质疑、不解、偏见,要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无论是“顺社会时钟”还是“逆社会时钟”,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正如社会学家芭芭拉·亚当所指出的,时间是多样的,不仅有我的时间(“My”Time)、我们的时间(“Our”Time),还有他人的时间(“Other”Time)。承认和尊重多重时间的共存,理解和包容多元人生的选择,个体才能避免走向要么“内卷”、要么“躺平”的二元对立局面,保持内在的笃定与社会的和谐。

(原标题《给“逆社会时钟”的选择多些理解与包容 | 特评》)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