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 | 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在疫情大考中亮点纷呈
读特记者 罗莉琼
2020-07-24 08:53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深圳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提供宝贵经验。

目前,深圳无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无新增境内病例,全市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清零,而全市的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守护市民健康的工作岗位上。在这场无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全市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圳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抗疫答卷。

此次“大考”中不乏深圳医护人员的身影,白衣战士们“逆行”集结,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搏击。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在疫情大考中亮点纷呈,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李天昊在日常接诊中,与新冠病毒相遇,拉响了广东战疫的第一声警报;深圳织密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硬核”抗疫经验登上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医疗救治中,深圳抽调最强医疗团队进驻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力以赴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深圳全面展开新冠病毒科研攻关,陆续发表一批在全球堪称重量级的科研成果。

基层社康医生拉响第一声警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中,全市社康医生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守护着每一位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1月8日下午4时许,李天昊正在学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诊,一位年逾六旬的阿姨走进诊室,她自称“感冒”。李天昊在接诊中了解到,这位阿姨有几位家人刚从武汉探亲回来。出于职业敏感,他随即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将情况层层上报给区、市疾控中心。

得益于2005年起建立的全市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全国除武汉以外的首位“新冠”确诊者、首个聚集性发病家庭快速在深圳“浮出水面”。首例病例及其家庭感染者被及早发现,是李天昊提供了第一条线索,拉响了广东战疫的第一声警报,为战疫赢得先机。

近年来,深圳开展“强基层、促健康”深化医改举措,在此次抗疫大战中,深圳基层医疗集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全市所有社康机构、社区医务人员全面参战交通卡口、社区小区两个“主战场”疫情防控,指导复工复产复学,彰显了社康机构的“战斗堡垒”地位和社区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深圳社区医护人员发挥了健康“守门人”的本色,协同交通、交警等部门,对全市“两站一场一码头”和出入主干道100多个卡点的入深人员、车辆,实行全面健康申报和体温检测;各社康机构同社区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共同组成“三位一体”工作小组,对全市662个社区网格的近5000个住宅小区和1000多个城中村的疫情发生地人员来深、在深情况进行网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排查,隔离、管理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为抗疫立下汗马功劳。此外,深圳实施“医校联动”“医企联动”,基层医疗集团与辖区企业、学校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为满足慢病患者以及市民看病就医需求,深圳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全面推行预约诊疗、预检分诊,推出慢病长处方、家庭医生服务热线、互联网医疗等服务。

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硬核”抗疫

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重点公共场所作为哨点单位,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监测网络,发现传染病相关情况时,要2小时内上报;鼓励“吹哨人”通过热线电话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举报有关迟报、瞒报行为,并保护“吹哨人”的个人信息和人身安全……7月19日,《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集意见,力图从制度上查漏补缺,帮助我们更好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风险。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圳公共卫生机构发挥了重大作用,全市医护人员组成防控专业队,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硬核”抗疫。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作为人口高密度城市遏制疫情的成功经验,登上了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专业期刊之一《柳叶刀·传染病》。该文章提到,对深圳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表明,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及时隔离的防控措施对于降低感染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深圳抗疫经验引发极大关注,研究模型已用于加州抗疫实践,国际媒体也纷纷聚焦深圳抗疫“良方”。

在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上,深圳未来将通过“两步走”的方式,建设现代化、法治化、精准化、智慧化的一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打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服务最好、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最高、公共卫生治理最优的城市之一。

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深圳市收治确诊患者的唯一定点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腾空了1100张床位保障集中收治。深圳把医疗救治摆在突出位置,为进一步提高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市三医院牵头成立市级重症病例医疗救治专家组,从全市抽调130名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中医科、感染科等学科专家和护理骨干进驻市三医院,组织全院医护力量全力以赴开展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率、减少死亡病例。

借助市三医院“临床+科研”技术优势,全力以赴提高患者收治率、治愈率,严格控制感染率、病死率,提振全社会战疫信心。与此同时,市三医院科研团队以临床为导向,以科研为手段,攻坚克难,全面展开新冠病毒科研攻关,目前正陆续发表一批在全球堪称重量级的科研成果。

作为一座年轻城市,深圳在这次战疫大考中取得亮眼成绩单,离不开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年来,深圳铆足了劲加大医疗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真金白银撬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经过近5年的改革,深圳各区已陆续组建13家基层医疗集团,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深圳以市属医院为龙头建立了15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专科医疗联合体建设,提升医、教、研、防、管协同发展水平。

深圳持续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与一流医学院校合作共建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了245个高水平学科团队,5家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创建单位,全市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达到80个,1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50名。

编辑 董雯静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