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院士做客大湾区科学论坛首场名师讲堂,关注这些话题
南方+
2022-07-30 16:32

为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青年科技人才交流,激发青年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7月30日上午,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办“名师讲堂”,活动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同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专家姚期智线上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报告,与青年科学家展开交流。

在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科学》为主题的报告中,白春礼表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革命,而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他指出了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的三大重要方向,即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化和高效利用、低碳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以及二氧化碳的处理和利用。在清洁能源方面,白春礼指出,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融合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前储能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是基础性、原创性、突破性创新不足,我国具有领跑意义的先进技术还不多,大规模储能技术推广受到限制等。”白春礼表示,用能源科学驱动通向未来碳中和之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希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丘成桐在讲座中重点聚焦基础科学的发展。他指出,科技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灵魂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一个数学所,建设数学所的经历使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基础科学虽然极为重要,但是它的影响力不是短期可以看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建立强有力基础科学的远见卓识。”丘成桐寄语当今的科学青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要不断打好科学基础,在科技、工业、数字经济等领域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在世界科学的历史上留下更多中国的痕迹。“有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要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科学、推动基础科研的重要基地。”

姚期智以《跨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主题作分享,他通过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总结了跨学科领域科技创新的三个关键,分别为近代科学的积累、跨领域学科的互动以及科学成果与产业的结合。“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令人兴奋的科技进展,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是跨领域的科技。”姚期智说,随着跨领域科学的兴起,学科之间互动结合深化,激发了新观念和新领域,提供给社会和个人更多的发展契机与空间。同时,大学和产业也面临着共同的科技挑战,一流的“大学+产业”是成功的必然模式。面对尝试在交叉领域探索创新的青年学子们,姚期智建议,大家一定要在筑牢本专业的深厚基础上,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加强碰撞,与交叉领域的教授、学者积极交流,保持好奇心。

来自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700多位青年科学家和高校师生在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名师讲堂活动是大湾区科学论坛响应《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发挥平台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粤港澳青年人才交流的特色活动之一。

(原标题《三位院士做客大湾区科学论坛首场名师讲堂,关注这些话题》)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关越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