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别人家的孩子”来自桂园街道老围社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通讯员 杨纪欧 惠艺楠
2022-07-13 17:50
收录于专题:社区广角

烈日炎炎的暑假,桂园街道老围社区活跃着几位“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不睡懒觉,不玩手机,不打游戏,每天早上7点就准时来社区工作站报到,浇花、搞卫生、帮厨;等到社区工作人员到岗以后,他们又分头穿插到小区卡口验码、在办公室协助大数据核查。他们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大一学生,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像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不惧酷暑、无畏辛苦、认真负责地用自己青春的热情和汗水,为社区的文明建设和防疫工作,贡献自己年轻的力量。

心有目标的高二学生黄照原

黄照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谦逊有礼,手脚勤快。在学校是班长,负责团委的工作;在社区是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优秀志愿者。

他一放假就报名了社区志愿者的招募,穿上红马甲,他既是社区服务大厅前台的“引导员”,也是小区卡口的“验码员”。在小区卡口,他配合小区保安员,引导进入小区的居民扫场所码、查验行程码,登记探访信息。别看他只是学生,红马甲一穿,挺立在小区出入口,立刻就使得出入口查验有序,出入井然。

在服务大厅前台,他除了引导来办事的居民有序办理各项事务,还是大家的小帮手。“照原,这个表格你帮我调整一下。”“小黄,你下楼帮忙搬一下物资。”“小伙子,要开饭了,把桌子铺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现在已经熟悉了社区里的每个环节,到点该做什么,就主动去做,不用人叫,所以,大家都说他是个眼里有活的小伙子。

有人羡慕他的父母教子有方。其实,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是快递员,母亲是隔离驿站的工作人员。前不久,在河南老家生活的爷爷生病,父亲放下工作回老家照看,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黄照原的哥哥正准备考研,为了缓解母亲的压力,黄照原除了在社区做志愿者,也准备在学校勤工俭学。母亲还兼职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忙不过来的时候,黄照原也会帮助母亲在社区做垃圾分类的工作。17岁的他,就像个小大人,已经能够肩负重任,奋力前行。

黄照原从今年1月底开始在社区做志愿服务,他的义工时长已经快200个小时了。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他说,目前自己有两个小目标要完成,一个是朝着500个小时的义工时冲刺;一个是好好读书向哥哥学习,将来也考上研究生。

“社二代”赖炳南是大数据核查员

刚刚高考完的赖炳南,是典型的“社二代”。他的妈妈是社区工作者,从很小的时候起,一到放假,赖炳南就跟着妈妈到社区上班,对他来说,社区仿佛是自己的第二个家。渐渐地他长大了,不甘心做妈妈的跟屁虫,就在社区做义工,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清理卫生死角、整治社区小区环境、在路口站岗疏导交通。

在上大学之前,这个暑假他本来约了同学去杭州,打算来一场毕业旅游。但疫情反复不便出行,他就来社区做数据核查员,每天打电话协助流调工作。他态度有礼,语气温和,询问到位,就算个别人不配合,他也能礼貌周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打动对方,引导对方有效配合,一天打十几个电话他也乐此不疲。有任务下来,他总是爽快地说,交给我处理。大家都说,有他的协助,无论下来多少数据,都能很快完成。

坚守小区卡口的大一女生周玲

周玲是老围社区居民的夜晚守护者,因为白天她要帮妈妈带小侄子,只有一早一晚有时间做社区志愿者。她选择早上到社区搞卫生、帮厨。晚上坚守小区卡口,配合安保人员查验场所码,检查行程码,登记居住信息等。这个暑假,她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既能完成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也能缓解妈妈的压力,同时还能陪伴小侄子成长。

她负责的卡口是老围花园的E单元出入口,这是两栋高层住宅,出入人员较多。她不厌其烦,一个一个地引导扫码、查看。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小姑娘,大部分居民也主动配合扫码。有人推着行李箱进来,她也会主动询问从哪里来,是不是风险地区?两个小时的值守,她不喝一口水,不离一步岗。天气很热,她满头大汗却从不言苦。她说,能参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很开心,也很值得。

暑期还有很长,社区除了日常的疫情防控工作外,即将迎来新一轮创文“冲锋号”。青少年志愿者们却干的热火朝天,纷纷表示要助力社区环境卫生建设,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和谐。老围社区也将引导广大青少年志愿者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为“创文”工作持续增添青春色彩。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杜澎 通讯员 杨纪欧 惠艺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