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在宝安成立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沈扬 谭茹方 郑涵 文/图
2022-07-11 10:30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社会模式改变,糖尿病等慢性病日渐成为社会医疗的关注重点。7月9日下午,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宝安区内分泌专委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会上,与会专家针对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诊疗、随访及管理中存在的局限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其中,由宝安区中心医院提出的打造“居民——全科——专科”“家庭——社康——医院”的慢病闭环管理新模式备受关注,来自该院内分泌科的赵禹博士当选为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会长梁凯林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禹博士授牌。

凝聚专业力量 夯实内分泌学科建设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全科教研室主任张升超教授发表题为“糖尿病全-专协同闭环管理探索实践”的演讲。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是由深圳市卫生保健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海内外热心保健科技事业的各界友好人士联合组建的学术性社会团体。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内分泌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也使得该疾病越发受到广大居民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由从事内分泌疾病研究、教学、临床、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工作者组成团队,把内分泌疾病此类慢病管理与医教研融为一体,让内分泌疾病领域的病人安心、放心。

据悉,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拥有宝安区中心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广州市中医药大学、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等涵盖了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内分泌疾病专科医护、社康全科医护的23个会员单位,78名会员。其中,来自宝安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的赵禹博士当选为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严励教授、原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代扬担任顾问,深圳大学总医院李强教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阎德文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另设副主任委员7名,常委15名。

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贾黎静教授发表题为“以质量为核心的糖尿病分级诊疗模式创新探索”的演讲。

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会长梁凯林宣读学会成立文件。

“我们希望通过成立这个专业委员会,汇聚各界力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会长梁凯林寄语道。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首次亮相于“云端”启动,邀请了严励、闫德文、曾锡锋、冯琨等省、市权威专家莅临指导,以“线上+线下”精准传递健康知识,科普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会专家就慢性病管理全专协同模式实践、骨质酥松实验室检查规范、内分泌疾病最新药物、人工胰腺血糖调控最新技术、大数据下血糖管理新模式和糖尿病全专协同护理实践等议题,多病种、多角度传递了业界的最新动态及最新探索。

深圳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强教授发表题为“从精准分型到精准治疗”的演讲。

全专协同模式 打造慢病管理新机制


内分泌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宝安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禹博士发言。

“我们将秉承‘汇聚各界力量,科技保驾健康,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全程管理再探索’的宗旨,真正将糖尿病管理做到防、管、治结合,将糖尿病管理端口前移,下沉优质资源,造福更多的老百姓。”赵禹博士表示,专委会将集思广益,努力探索慢性病全程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大数据及AI人工智能为工具,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手段,积极探索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全科专科协同管理实践,使得社康、基层医院以及三级医院既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又要分工协作,将患者共同管理好、随访好,尽量让患者少花钱,少得病。

据悉,宝安区中心医院承担西乡、航城两个街道150万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有42家院办院管的社康中心。自2019年被设立为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改革“两融合一协同”重点试点单位以来,医院防治管糖尿病是打造新基层医疗集团新样板的重头戏,从内分泌科着手,宝安区中心医院在以“医院与社康融合、医疗与预防融合、全科与专科协同”为抓手的基层医疗集团改革的探索中,建立基层医疗集团以整合防治管服务链条,打造“居民——全科——专科”、“家庭——社康——医院”的慢病闭环管理新模式,运营远程血糖管理中心,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了院前、院中、院后全病程跟踪管理,实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来源:宝安湾)

编辑 李依林 审核 刘春雨

(作者: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沈扬 谭茹方 郑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