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一脉相承特区基因,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谢惠茜 秦绮蔚 张程 曾令松 郑淑仪
2022-06-30 14:24

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这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正式奏响了深圳经济特区崛起的乐章。

1988年,同样在蛇口,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平安”、“平安集团”)。

生于特区,长于特区,中国平安自成立起,血液中便流淌着特区的种种基因。34年间,中国平安与深圳特区同频共振,一步步成长为当今我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2021年,中国平安在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6位,蝉联中国内地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六度蝉联全球保险品牌第一位。集团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集团。

可以说,中国平安是深圳改革开放历程中最生动的一面“镜子”。6月23日,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中国平安,与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与进行深度对话。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高质量发展

记者: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龙头级企业,如何理解、践行高质量发展?

冀光恒: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长期、平衡、可持续增长。这不管是在平安的主业领域,还是在服务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主业方面,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包括外界一直比较关注的寿险改革,改革的目标正是为了打造更好的队伍和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保险、医疗、养老的需求,改变粗放式增长和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实现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平安从渠道端、产品端入手进行改革。渠道端,我们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建立“三好五星”评价体系,推动代理人队伍向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方向转型,从而推动寿险产能提升,从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

产品端,我们以客户健康和养老新需求为导向,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的三大产品及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一站式养老服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协力构建适老社会。

自平安成立之初,我们就意识到,一个企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不断创新发展主业,更要与社会、与国家同频共振,切实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

一方面,平安大力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积极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末,平安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白鹤滩水电站、京沪高铁等众多重大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平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精准滴灌”民营小微企业。平安银行、陆金所控股、平安普惠等加快小微产品创新,通过自主搭建的“星云物联计划”、“行云”系统等一系列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科技手段赋能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近年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坚守责任投资理念,依托综合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作用,全力支持绿色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绿色投资规模达2245.80亿元,绿色银行业务规模达898.13亿元,环境类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445.69亿元;负责任投融资规模近1.22万亿元。

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自身综合金融和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创新发展,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一脉相承特区基因,“四个阶段”争做全球领先

记者:1988年,平安作为国内首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在深圳正式起步。请谈谈平安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立足深圳一步步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背后有着怎样的学习对标和创新超越?

冀光恒:中国平安自1988年创立以来,34年时刻紧跟党和国家步伐,牢牢铭记服务国计民生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平安的每一步成长和跨越,都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得益于深圳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平安的基因当中,成为平安持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源泉。

回过头看,在与深圳共同成长的几十年间,平安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十年,平安搭建起体制机制平台,探索现代保险道路;第二个十年,专注于保险经营发展,探索综合金融模式;第三个十年,平安强化综合金融实践,开始探索“金融+科技”;第四个十年,平安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构建“综合金融+HMO”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我们从无到有,在保险业开辟出一条新路,打造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我们从有到强,不断实现自身业务的突破,从产险、寿险到综合金融,再到金融、科技、医疗健康,业务版图从深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不断超越,我们学习国外优秀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平安自己的发展道路,用三十多年时间全力追赶发展了数百年的欧美同业。

如果说有什么因素一直在支撑着平安向前发展,我认为是“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平安精神。永无止境地学习、奋斗、创新,就是平安发展的原动力。

记者:请结合实际,谈谈平安与深圳拥有哪些共同的基因和特质?

冀光恒:“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追求卓越”等都是平安血液里一脉相承的深圳基因。

“创新”是深圳奇迹的力量源泉,是深圳精神的核心,也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平安也一贯坚持“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推动科技创新、生态探索,持续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

而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前方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正视问题、以结果说话,才为“深圳奇迹”打下了牢固根基。因此,“务实”也是平安的文化,平安坚持“价值最大化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鼓励员工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坚持专业主义,为客户、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

总而言之,宝贵的“深圳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平安的基因当中,成为平安持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源泉。

继续贡献平安力量,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城市

记者:今年6月初,深圳发布金融业高质量发展“24条”,提出将加快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您建议深圳应该怎样进行重点布局和工作?平安对此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冀光恒:平安将继续坚持双轮驱动,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构建“综合金融+HMO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并发布新养老战略。

同时持续提升金融人才环境,如深入推进“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分类分层分步培养金融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平安之所以每一次战略转型升级都能扣准时代脉搏,并带动公司发展达到一个全新的量级、能级和境界,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核心要素之一。例如2022年,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推出“优+人才招募计划”,便旨在通过平安人寿宽广的职涯发展通道、专属的创新培养模式、更具竞争力的津贴支持和强大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帮抱负、有学识、敢想敢为的青年才俊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销售精英或引领行业发展的保险企业家。

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力争在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净零目标。并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全力支持国家绿色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截至2021年末,平安绿色金融投融资规模2245.80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898.13亿元;2021年环境类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5.69亿元。

记者:在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的背景下,中国平安作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综合金融集团,在助力深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冀光恒:我们将持续做好做强金融主业,深化“金融+科技”、推进“金融+医疗”,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加速推进数字化经营,扎实推动各项改革项目,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深圳金融行业发展发挥平安应有的贡献。

同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截至目前,平安累计为大湾区重点建设项目投放保额超5000亿元,积极投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铁路建设;平安金融壹账通与招商局港口集团签约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及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项目”;平安产险承保粤港澳大湾区工程项目超2万个,包括深圳城市轨道交通三期、深中通道、赣深铁路等特大区域交通工程、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项目以及湾区内多个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为先行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将继续围绕“优政、兴业、惠民”,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运用科技全面赋能城市治理、产业繁荣和民生进步,助推新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

如今,深圳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平安也将继续立足深圳,面向全国,瞄准世界前沿,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助力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具有顶尖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标杆城市,续写更加辉煌的发展奇迹。

(原标题《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一脉相承特区基因,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谢惠茜 秦绮蔚 张程 曾令松 郑淑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