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8月1日施行
东莞+
2022-06-14 10:00

恶劣天气停课信号生效期间,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暴雨灾害来临时,地下空间管理经营单位该落实哪些防御措施?6月初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规定。

记者从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解到,《条例》立足东莞市实际,进一步理顺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预防和风险管理,优化监测预报预警和传播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为东莞市依法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条例》将于2022年8月1日施行。

细化各方职责

分灾种分部门规定预防措施

气象灾害防御事关公共安全和人民安全福祉。东莞市濒海沿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气象灾害多发、气候变化影响敏感的地区。

立足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的实际,《条例》进一步理顺了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为东莞市科学防御气象灾害赋能。

考虑到东莞市镇(街)一级暂未单独设置气象部门的客观实际,《条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要求,规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承担气象灾害防御职责的机构和专职人员,并强调镇(街)应当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

根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原则,《条例》还明确和细化了各部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学校、重点场所、物业服务人等主体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职责和义务。

此外,对于台风、暴雨、雷电等在东莞市频繁发生、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条例》还分灾种分部门规定了预防措施。

以暴雨灾害防御为例。《条例》规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巡查易涝点、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防御区域,及时清理雨水篦子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顺畅;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应当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在建工地的简易工棚、地下空间、边坡、挡土墙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交通运输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灾害易发区、危险区内的主要道路及附属设施的监督检查;轨道交通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地势低洼车站、通风口、过渡段、长大区间等重点区域排水设备设施的监督检查。

针对暴雨引发内涝的情况,《条例》规定,水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成立联合应急小组,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后,在严重易涝点现场开展值守。

另外,《条例》还明确了地下空间经营管理单位预防暴雨灾害的措施,规定地铁、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地下通道、地下实验室等低洼易涝地点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做好排涝设施的完善和维护,配备沙袋、挡水板、排水泵等应急物资和设备,对低洼地段室外供用电设施做好安全防护,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暴雨等级采取相应措施疏散群众。

借鉴吸纳成功经验

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条例》着眼于破解当前东莞市气象灾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制定了工作措施,并注重吸纳借鉴以往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予以明确。

停课信号生效时,各方如何采取措施确保学生安全,这向来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记者留意到,《条例》在省的法规基础上,对需要采取防御措施的学校范围进行了补充扩大,规定相应的预警信号生效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停课。

《条例》还对学生上学、放学等时段遇到灾害性天气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停课信号生效期间,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学校上课;在校学生(含校车上、寄宿)应当服从学校安排,学校应当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学生应当就近到安全场所暂避。

《条例》第二十四条还明确,放学时段遇暴雨橙色,雷雨大风黄色、橙色、红色,冰雹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生效时,所在区域内的托儿所、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放学。延迟放学期间,学校应当开放校舍,保障在校学生安全,并及时将延迟放学信息通知学生和家长;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方可安排学生回家。

(原标题《《东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8月1日施行》)

见习编辑 饶欢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