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教授朱天: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解读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2-05-05 19:36

目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数字经济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线上“中欧教授话未来”系列论坛之“数字经济”专场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EMBA课程主任朱天指出,数字经济对短期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和速度全球领先,拥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应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好市场大、人才和资金多的优势。

要讨论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明白何为数字经济。

朱天教授说,数字经济的概念比较宽泛、模糊,不太好界定,其在整体经济中究竟占比多少,也一直无法精确衡量。过去几年,因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界定数字经济的范围,以便做统计核算和定量分析。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首次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从“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两个方面界定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为数字经济统计核算提供了一个标准。

他介绍说,国家统计局将数字经济分成了五大类,前四大类属于“数字产业化”:一是数字产品制造业,比如电脑、手机的制造;二是数字产品的服务业,比如数字产品的批发零售,围绕数字产品展开的各式服务;三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业,包括软件开发和云计算等;四是数字要素的驱动业,包括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等。通常把这四大类叫做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也就是狭义的数字经济。第五大类为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属于“产业数字化”,从统计上来讲就是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增加值。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所以这部分的价值很难估算。这五大类加在一起就是广义的数字经济。

朱天教授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们有数字产业化领域的巨头,像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字节跳动等;另一方面,中国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进步也非常快。

“通常我们讲数字经济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是从其狭义的定义出发。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概念,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7.8%,而根据‘十四五’规划,这一占比到2025年有望提升到10%。”

朱天教授认为,从宏观上看,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有三大优势,一是人才众多,二是资金充足,三是国内市场规模巨大他指出,数字经济的主要业态包括电商平台、数字媒体等,它们都存在巨大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因为中国十几亿人的市场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他指出,近两三年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像美团等企业的迅速成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这次疫情防控中使用了很多数字化手段,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疫情期间大家居家办公、举办线上论坛,通过网购保障日常生活,进行密接追踪,这些都依赖于数字经济。

那么,怎样利用好这三大优势,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发展呢?朱天教授说,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数字经济的发展应该主要靠市场推动,一方面数字经济代表性企业都是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转型本身更是要靠企业自身去做。他同时指出,不用太担心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所谓垄断现象。因为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几乎在每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领域,激烈的竞争都令垄断很难出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本身都试图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相互之间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关系,让垄断很难实现。

那么,政府在数字经济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朱天教授说,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应是保障数字安全,确保企业保护好客户的数据和隐私,不滥用客户数据。同时,一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需要政府的协调。他进一步指出,对数字经济的监管要慎重,要循序渐进,要尊重市场。“我们固然要在发展速度和秩序之间取得良好平衡,但现阶段应以发展为优先,而发展还是应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机制,这是中国数字经济保持蓬勃发展的必要前提。”他说。

(原标题《“中欧教授话未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见习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范锦桦 曹亮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