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造梦记:鹅厂专家下乡带村民“网上冲浪”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2-04-29 12:52
摘要

探寻乡村振兴的答案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2造梦季高能来袭

别眨眼!


叮!2008年春节前,陈圆圆收到了腾讯向全体员工发的一封邮件——主题为“百万圆梦计划”: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公益计划,为自己的家乡完成一个需要帮扶的项目,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帮助员工来圆这个公益梦。

陈圆圆立即挥笔作答,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的计划书,为她的老家广西柳州融水县的一个乡村小学赢得了公益帮扶金。

从小在市区长大的陈圆圆没有想到,这份“百万圆梦计划”正敲响了她投身乡村振兴的“春天序曲”。


1

一场“大胆的实验”

早期的帮扶都是从“捐”开始。捐书、捐鞋、捐餐、捐运动器材,再到后来捐一间间配备好电脑的多媒体教室,几乎能做的事情陈圆圆都尝试了一遍。但是,她发现这样的帮扶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一厢情愿”。

“去村里回访的时候,我看到一群小朋友围着老师在看电脑,心里想着太好了,电脑也用起来了!”陈圆圆说。但是,她走近一看才发现大家并不是在学习——

“老师在玩‘扫雷’!”

陈圆圆哭笑不得。但这样意想不到的“帮扶效果”也让她发现,电脑应用到教学上的次数屈指可数,一股脑儿地“捐”并不是最佳的互联网帮扶方式。怎么样才能真正地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陈圆圆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为什么农村公益这么难?”

或许是在大厂工作的缘故,陈圆圆在不断的沟通中发现,社交媒体可以连接你我,互联网能够连接城乡,那么能不能利用互联网核心的“连接”能力来发展乡村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个概念开始渗透进各行各业,并且悄悄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乡村”应运而生。

当时,陈圆圆正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铜关村开展一场“大胆的实验”。

陈圆圆在村子里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放心用,这个不花钱!”陈圆圆和村民解释道。铜关村里,陈圆圆和她的团队正在教当地的村民和村干部使用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

“我们要把这个村庄改造成‘互联网村’,然后看看大家的生活方式会不会有所改变!”带着这样的“实验”目标和好奇心,陈圆圆和她的团队从联系架设4G基站、捐智能手机,到手把手地教村里人用手机功能,最终成功帮这个偏远的村寨建起了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

2

带村民“网上冲浪”

手机有了,互联网有了,群也有了,但新的难题诞生了:几乎没有人在群里说话。“只有我们团队的人在微信群里‘撑场子’。”

正当陈圆圆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还在群里苦恼地“尬聊”时,一个特殊的事件打破了沉寂。

一天晚上,村民微信群突然在半小时内涌进了50多个在外务工的村民,群里几百条信息刷屏,前所未有。“当时的场面非常震撼。”陈圆圆说。原来,村里开始评低保了,名单的讨论十分激烈,村民们的意见也比较大。陈圆圆和她的团队动员村支两委把低保名单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公示,然后指引村会计将村里关于新一年度低保评定工作的公众号推文转到了群里。这可是村里的大事,微信群一下就“炸锅了” !

“外出务工的人都加进群里了。”陈圆圆激动地说。“大家都感到很新奇,从没有互联网到有了移动互联网,通过一个叫公众号的东西,好像一下就能把低保名单发给全世界。”村民们从开始入群的抱怨、责怪甚至谩骂,到村干部们态度诚恳的认真沟通、与村民达成共识、最后得到村民点赞,当时群聊的场景让她记忆犹新。据陈圆圆了解,这也成为铜关村历史上群众满意度最高的一次低保评定。

陈圆圆在工作中和村民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村民和外出务工的家人能联系上了,大家也能和“陌生又熟悉”的村干部联系上了,村里和村外“失联”的状态成功“逆转”。

见证了铜关村的实验成果后,陈圆圆和她的团队马不停蹄地为村子“升级加码”:把订阅号升级成服务号、开发H5、增加新功能......2015年8月,“腾讯为村”平台正式开放,全国各地都可以在平台里申请自己村庄的“为村”公众号,并使用“村友圈”、党务、村务、村民生活、书记信箱等线上功能。

“村民们每天都会点进(平台)去看,就跟看村里的新闻联播一样。”陈圆圆笑着说。

从无到有,从零到一,陈圆圆不断带领村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持续帮助村庄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名片。2015年,铜关村是唯一一个“互联网村”试点;2016年,“为村”吸引了超过1000个村庄;如今,已经有16000多个村庄通过“为村”进入了数字乡村时代。

3

“深圳的土壤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网行业的人,一定听说过这句话。产品经理是干什么的?陈圆圆给出答案:解决问题。她把自己当成一名产品经理,用产品化的方式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失联”问题。

“事情没变,大家该干啥还要干啥,但是解决事情的工具变了,这些产品既提高了村庄办事的效率,也拉近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2021年5月,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和腾讯的支持下,陈圆圆带领团队建立起“为村耕耘者”知识分享平台,让各地乡村治理骨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都能互相学习乡村振兴的知识和技能、交流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这对陈圆圆来说又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创新。

“在深圳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去创造,每一颗播下的种子都能生长起来,深圳的土壤让不可能成为可能。”陈圆圆感慨地说。大学毕业不久就来到深圳的她,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所给予的无限想象。无论是做“为村”还是“耕耘者”振兴计划,深圳都给了足够的空间,深圳企业也展现了极大的包容性。

“接下来,我们会不断运营、迭代这些产品,让更多村庄都能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陈圆圆指了指身上的T恤,上面写着“为村耕耘者”的slogan——探寻乡村振兴的答案。


出品人 | 陈寅

总策划 | 丁时照

总监制 | 蓝岸

监  制 | 陈建中

策  划 | 甘霖 刘思敏 徐雅乔 赵偲容

撰  稿 | 陈苑婷

视  频 | 张越洋(部分视频素材由陈圆圆提供)

海  报 | 林嘉嘉 林安迪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