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 | 做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
杨朝清
2022-04-01 10:24

智能手机的上网沉迷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戒除智能手机上网沉迷的生意日趋红火,各类“戒网”“戒手机”方法层出不穷,但成效却并不明显。

智能手机之所以具有那么大的魔力,就在于它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差异化的精神诉求。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年轻人,抑或老年人,都可能会陷入 “网瘾”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过度沉迷手机不好,却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戒手机生意”便成为一种“生财之道”。

而实际上,那些打着五花八门旗号的“戒手机生意”,很多都是浑水摸鱼,迎合和利用了人们的急切心理和焦虑心态。更进一步说,“戒手机生意”即使能够减少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长、降低成瘾风险,也难以对那些已经“成瘾”的人们起到实际治疗作用。网络成瘾有些是心理疾病的产物,需要接受专业医疗机构的治疗,没有所谓的“捷径”。

著名作家巴金在《再说小骗子》一文中写道,“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到前门,他们只好另想办法找门路开后门,终于撞到骗子怀里,出了丑。”在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里,“戒手机生意”让一些受害者不仅承受了物质损失,还承受了精神痛苦。如果达到成瘾标准,就要寻求专业力量的帮助;如果尚未达到成瘾标准,就得通过清醒的自我调适来改变现状,这才是理性务实的姿态。

走出网络的束缚,对手机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保持笃定的价值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能够抵制诱惑、约束欲望,能够自律自制。消费者没必要被商家忽悠和欺骗,而是要多一些自省自控。说到底,让自己成为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需要重塑和更新“意义之网”,多一些对现实世界的投入,少一些对虚拟世界的迷恋。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原标题《做手机的主人而非奴隶》)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