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战疫好声音 | 他们,定格战疫中温暖人心的瞬间
深圳特区报
2022-01-27 00:04

1月26日零时,深圳人在小年夜里收获了好消息:全域低风险,行程卡“摘星”。自1月7日报告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到春节前5天重回“低风险”,深圳在同时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毒株的情况下创造出的“深圳速度”,是无数人默默付出、无畏坚守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结果,平凡的你我,每个人都是英雄,汇聚微小的力量,也能无坚不摧。今天,我们找到一起亲历这场战疫、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千万“平凡人”的代表,以他们的视角观察,以他们的口吻讲述,共同发出最温暖有力的“战疫好声音”。

“缺席”自己婚礼的罗湖医院集团莲塘社康中心护士王津:今年1月13日本来是我在家乡江西赣州举办婚礼的日子,我先生陈聪已经先回了老家,我也提前请好了假期。1月6日晚上接到参与抗疫的通知后,稍稍考虑就决定留在深圳抗疫。家人的理解和先生的宽慰也让我很快平静下来,安心投入到给居民的核酸采样等工作中。尽管不能出现在婚宴现场,但是惊喜不断。并肩作战的同事们给我录了一个祝福视频。中午,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院长孙喜琢来到莲塘社康,向我送上了鲜花和新婚祝福。我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打开手机视频,和赣州那边的婚礼现场连线。76岁的奶奶专门手写了一封祝福的信,一字一句地念给我听。先生也发来信息,说为我骄傲。非常感动,心里热乎乎的。

“自带光环”真天使、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南坑社康医生曾东华:1月7日,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南坑社区的星河郡寓因有密接人员居住,楼栋接受“硬隔离”,所有居民要接受三天两检。接到紧急通知后,我们社康中心立即行动起来,全体医护人员迅速到岗,为社区居民开展核酸筛查。当天忙碌到晚上11点,我正趁着工作间隙用手机报备现场情况。这一幕刚好被居民拍下上传到网络。 我只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的一员。此轮疫情以来,全市医护人员、基层力量火速集结,再次穿上白色防护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与看不见的病毒赛跑。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赢。

“拭子做戒指、试管摆情话”,战疫一线浪漫求婚的南科大90后护士刘刚赵琳琳:因为疫情,我们已经第二次推迟订婚仪式了,医院同事和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这件事后,帮着我策划完成了这个浪漫又特殊的求婚仪式。我们都是学医的,就是要学以致用,关键时刻个人的事情可以往后推推,要先紧着“抗疫”、这是民众的“大事”。我们已近两年没回过家了,现在就希望疫情后早日回家、看望父母,也期盼下半年顺利完婚,一起开启人生新阶段。

与袁咏仪一起做义工的95后志愿者冯桂美:“网友偶遇袁咏仪在深圳做义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的那天,我也在现场,见证了袁咏仪助力深圳抗疫。发棉签时,如果遇到小朋友,她会提醒小朋友不要拆开,要交给医生。她十分认真,很快融入到我们的志愿服务。但是她说话较少,尽量不说长句,因为怕因为港腔引起关注。深圳不愧是“志愿者之城”,“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志愿文化深入人心。

《送你一朵小红花》MV创作者之一、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主任王璐:1月16日,我们创作的《送你一朵小红花》MV在网络上传开,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的初衷,就是用歌声致敬平凡中依然坚守光亮的抗疫工作者。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有一种被守护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想用歌声去呈现这种感动和感激。恰逢寒假,合唱团不少同学都已做好了回家规划。可一听说要拍摄MV,大家第一时间响应,不少同学更是为了录制,改签车票。从活动发起、录音、拍摄、后期剪辑,到最后官宣发布,全程仅用了72小时。

自制抗疫纪录片的中学生曾奕:我和小伙伴利用假期自己组织拍摄了一部反映疫情的纪录片《冬去东归》,从普通市民角度全流程观看防疫工作。我对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工作感触很深,拍摄时体验过几次,闷热导致的汗水、遮挡视线的雾气、难以呼吸的口罩都让我难以坚持,但医护人员要坚持整整一天。我想这就是中国医生、中国“天使”吧!

104岁坚持到现场做核酸检测的李庚老人:深圳有了疫情,我看到医护人员每天辛苦工作,很多孩子都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我知道自己年龄高可以让医护人员上门检测,但觉得医生太忙了,社区工作人员太忙了。我身体还很健康,不能给大家添麻烦。

连说23个“不用”拒收车费的出租司机、深圳巴士集团鹏电集团司机刘钟:1月9日,我在路边搭载了一名身穿红马甲的防疫志愿者。看他穿着红马甲,就知道是防疫志愿者,把他送到目的地后,他要给钱,但疫情当下,我能出一份力我就出一份力,就给他免单了。一线防疫人员为咱们老百姓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你们为人民服务,我也尽一点力。

驰援防疫一线的畅通机动车驾校教练李华清:12日,我们看到车队志愿者的招募公告,第一时间就联系横岗街道办加入了。主要工作就是帮忙防疫宣传,让居民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测核酸、领取通行卡贴,让市民知道疫情防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排队做核酸的新娘赖女士:当天接亲团队把我从惠州接到了深圳,由于深圳突发疫情,我们和30多位亲友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起来到社区临时核酸检测点,通过绿色通道,仅用时1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检测。为了响应号召配合防疫工作,我们还取消了酒席,选择和亲戚朋友在家里吃便饭。非常感慨深圳防疫政策的人性化。我们在大喜日子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不仅有来自附近邻居、核酸检测点路人的,在网上也引发很大关注。因为此次疫情,深深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

挂出小黑板免费送水的“粤合兴猪脚饭”店主伍先生:我开的小店在龙岗区坂田街道禾坪岗康乐广场。1月7日起,广场上设置了一个核酸检测点,很多附近的市民来这里核酸采样。我觉得不论是医护、社区干部、志愿者,还是排队的市民,大家都很辛苦,所以想给他们一点帮助。我在店铺门口挂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上“漫漫核酸检测路,排队累了可免费领小怡宝一瓶,一人限一瓶,送完即止,喝水也要注意防护哦!”有人会来店里拿水,也有人来给手机充电,我做这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感觉挺好。我想做一家温暖小店,这也算是我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深圳打气。

为核酸检测工作人员送去爱心便当的布吉街道长龙社区维士小盒饭负责人周沁楠:我店铺离凯旋天玺核酸检测点近,想着社区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在核酸检测一线,肯定是顾不上吃饭的了,但是不吃饭怎么行呢?于是就送了爱心便当给他们,打开就能吃,还是热乎乎的。

蛇口街道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涉外社工邱舒媚:出现疫情后,我们想发动国际志愿者录制一个“小视频”,用多种语言呼吁大家积极配合做核酸检测,让大家感受到战疫无国界。没想到大家响应非常积极,最后我们收到了十几段不同语言的视频。视频制作发出后很多外国人受到触动,希望加入到抗疫行动中。

写下多篇“战疫日记”的寒假返深大学生志愿者孙伟红:利用假期在龙岗区横岗街道怡锦社区核酸检测点参加防疫工作,身为一名党员,在祖国、人民有需要的时候,能够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新青年的一份担当,我觉得这份经历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场精神洗礼,一次沉浸式的成长教育。

深小卫“电话发我”留言人何先生:我的妻子怀孕8周,情况不稳定,急需入院治疗,当时没有查到核酸检测结果真的挺急的。我试着在深圳卫健委公号留言,没想到刚发几分钟就收到了回应:“电话发我”,还冲上了热搜。随后的1个多小时,我们就查到了核酸结果,妻子顺利入院治疗,情况稳定了下来。感谢深小卫,感谢大家给我们的祝福,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很有安全感。

采写记者:罗莉琼 任琦 罗实宜 冯庆 许舜钿 杜澎 滕礼 王小虎 罗世伟 赵萌 罗立兰 吴璇玲 肖雄鹏 戴晓蓉 庄瑞玉 杨丽萍 韩文嘉 吴亚男 闻坤 戚金城 宁若鸿 黄子芸 焦子宇 沈勇 易东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